的数量不多,四面一起攻打可以分散守军的兵力,每一面攻打起来会更加轻松。
一支军队训练再久,训练只是训练,天晓得上了战场会表现得怎么样。
确认要对郑国实施兼并战争,在接下来一定会有很多次的城池攻防战,不趁着战争烈度低的时候积累经验,难道要开局就是面临高烈度啊?
“不要乱了节奏,可以慢慢来。”楼小白反复强调这一点。
他们这一次就是为了积累经验,真的可以慢慢实施攻打,甚至明明可以攻下却选择退兵,等守军重新布防再继续打。
那当然是建立在想支援“管”的郑军被拦截在外,防御城池的守军得不到增援的前提上。
换作是其它情况,楼小白不会这么自大。
“暂时不见‘新郑’驻军有开拔的迹象,其余位置的郑军有范氏、祁氏和其他家族拦截。”狐雍也在这个战场,请求道:“世子,能否允许我们参战?”
楼小白转头看着狐雍,笑着说道:“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准备拦截可能增援过来的郑军。”
外围做了一系列的安排,谁敢保证可以将全部的郑军拦截住呢?肯定是要留下一支预备队,防止出现意外的情况。
狐氏的两个“旅”因为是骑马步兵的关系,短途的机动能力极强,他们被划为预备队了。
而狐雍想要参加攻城,不全然是进行讨好,有积累经验的心思。
毕竟,晋国要对郑国实施兼并战争,日后打城池攻防战可能变成一种常态,狐氏也想立下夺取城池的功劳,也许能够分到在郑国的封地?
“你先别着急。在‘管’是初步试探,接下来攻打其它城池会让狐氏参与。”楼小白讲了道理,也给出了承诺。
狐雍一听只能接受。
“世子,也许我们应该让牲口拉动攻城塔。”楼墨说道:“人力加上畜力,推进的速度会更快。”
“你说的这个有道理。”楼小白给予了肯定。
攻城塔已经先后抵近到城墙,抵达地点放下挡板变成踏板,攻城的士兵从下面攀爬而上,再蜂拥地冲到城墙与守军展开厮杀。
因为事先已经有晋军利用云梯和普通梯子攀上城墙的关系,倒是没有凸显出攻城塔的多少作用。
利用普通梯子和云梯攀上城墙的士兵,他们是没有披甲的兵种。
从攻城塔上去城墙的士兵却是全员披甲了。
有了披甲将士的加入,本来还想坚持的郑军立刻崩溃。
这就是有没有披甲之士参战的区别,没有着甲对上披甲,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什么叫绝望。
本身数量处于劣势,再对上难以杀死的披甲之士,郑军怎么可能不崩溃呢?
楼小白看到郑军没有打多久就崩溃,说道:“守军数量太少,很多试验无法进行。”
攻城的一方一共投入六千人,佯攻的东面和南面分别一千,主攻的西边方向三千,次级助攻的北边方向两千。
防御一方的总兵力不超过八百,子西在东面和南面调去一百士兵防御,北边安排了两百士兵,剩下全在西边进行防御。
哪怕“管”不是什么大城池,一面城墙只有一百到四百的守军,分散之后根本无法填满整条防御链。
“要是我,不投降就干脆放弃城墙缩回城主府,依托城主府进行抵抗。”楼小白说道。
楼墨赞同地说道:“正是。”
不怎么懂的狐雍也跟着点头,说道:“兵力本就少,再进行分兵,每一边的守军都处在绝对的数量劣势了。”
正是那个道理。
守军数量严重不足,将导致出现很多的空白地段,那不是守军安排救火队能够救得过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