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时运不济(1 / 5)

魏颗以一“师”之“帅”的身份纳赋,带来一百乘战车和七千五百战兵。

在得到任务之后,魏颗并不止带走自家的一个“师”,另有来自其他中小家族的部队随行,麾下兵力为一个“师”和两个“旅”,满编状态便是一万名战兵。

当然了,出征之后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生病或是受伤、失踪、战死,越大的编制越难以保持满编状态。

有很多相关的史料作为依据。

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之下,十万大军出征后,范围超过一千里以上,没有与敌军发生交战,情况好的减员都会过千;换作是仓促之间出征,再加上天气恶劣,地形险峻等等,没有抵达战场却是损失更多,完全是就是正常的情况。

因此,出征的军队产生损员,真不一定是损失在交战之中,其中会传染的疾病才是各支军队的大敌。

“楚军先锋约是三千,他们距离我们不到十里;后面跟随近六万楚军。”魏绛看着魏颗,问道:“我们怎么做?”

魏绛是魏悼子的嫡长子。

而魏悼子就是魏口,春秋时代的大夫在逝世后,能够有谥号。

因此是,当前的谥号并非诸侯或天子独有。

另外一点,在魏口病逝之后,本来该是由魏绛变成魏氏之主,碍于魏氏面临特殊情况,并且魏颗与楼令的交情更好,结果接任家主之位的人成了魏颗。

原版历史上,魏颗别为令狐氏。

在有楼令的这个版本,魏绛反而别为令狐氏了。

这种事情要说特殊自然是很特殊,只是与家族的存亡与未来相比起来,更换家主反而不是什么大事,类似的事情在各国的家族常有发生。

“我们没有拿下‘函氏’,能够确认的事情是‘函氏’城内并没有多少守军。”魏颗沉吟了一下下,说道:“得到的命令是挡住后撤的楚军,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只有迎上去交战。”

驻扎在原地?以为公子罢是傻子。

楚军现在是要逃命,明知道前方有晋军,不可能一头撞上去。

“你去对付楚军先锋,我直接追击楚军主力。”魏颗拿定主意,召唤来各级军官,下达了明确的指令。

他们进行了分兵。

魏绛带走一个“旅”的部队。

魏颗率领其余部队。

晋国的一个“旅”为二十乘战车以及包括车组成员在内一共一千五百名战兵,对付比己方多两倍的三千楚军,有问题吗?

如果楚军是精锐,只能说有得打。

然而,那一支是公子罢派出的先锋部队。

很多人以为一支大军的先锋一定是精锐,其实这种印象大多数时候错误。

真正的先锋只有一个责任,也就是遇水搭桥逢林开路,干得是工兵的活。他们比起杀人,更加擅长搞各种工程。

只有极少数的时候,军队的先锋才是精锐。这是明确知道敌军在哪里,发起突击的性质。

当地的地形要说复杂,树林实在是太多;不复杂的地方在于,没有多少山峰。

以大区域来看,有一条名叫泜的水系贯通整个区域,左右两边地势比较高,中间也就形成一条宽度很大的谷地。

这个宽度达到二十里以上,足够的宽度之下,两边的地势只是海拔高,并非是陡峭的地形,想要拦截要熟知当地的地形,再猜到敌军到底会偏向哪个方位行军。

“他们想要龟缩回到‘方城’后方是可以确认的事情。现在只猜测他们会从‘叶’还是‘许⑥’的方向逃窜了。”魏颗知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记载在《易》上面的话,用在当前正合适。

那个“许”加个“⑥”是什么鬼?着实是许人太会迁徙,一直换地方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