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这坐着的都是大明朝顶尖的人才,自然明白皇帝在说什么。
“陛下,您说的这个办法和苏州织造局有异曲同工之妙。”黄立极看完册子后,捋着胡须点头道。
“朕看过苏州织造局的生产情况汇报,把大量的纺织工集中在一起劳动,可以快速产出各种丝绸。
朕就是把这个想法套用到全国范围内,而且可以对大量的受灾百姓进行分流和统一管理。”
“陛下,此法确实可以,但是全国现在实施的工程,大多需要地方衙门配合进行土工作业,所需的砖石物料全都来自于地方,若是集中管理,组织百姓去某地进行大型工程劳作,所需的砖石物料就需要大范围转运,这也是一大难题。”
熟知内政的黄立极很快就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朱由检听到这,直接转身从龙案上拿出一张纸。
“朕昨夜在梦中得太祖托梦,得到一份新型建筑材料水泥的配方,朕已经命人实验过,产出的水泥在和水混合后,可以快速风干,且结构坚固无比。”
朱由检说着,李若涟就指挥一队锦衣卫力士抬着一块干燥后的水泥块出现。
“诸位大人请看,这便是陛下所说的新型建筑材料,水泥!”李若涟招呼一声后,迈步走到水泥块后面,指着上面大小不一的坑洞补充道:“水泥块上小坑小洞是我们用我军目前装备的两款燧发枪射击留下的弹痕,大洞则是二九式步枪留下的弹痕;
继续阅读
目前我军中装备的最先进三款火器,在八十米范围内,均无法将水泥块击穿。
另外,在百科学院火炮研究司的靶场上,还有一块更大的水泥靶子,孙元化用三零式火炮轰击一点,足足用了五发炮弹才将水泥洞穿。”
“我的天!这灰石头竟能比肩花岗石?”左光斗在听到李若涟的话后,弯腰盯着水泥块,满是惊叹。
在这个时期,自然界中已经有许多坚硬的石材被运用。
例如青石,花岗岩,大理石等,在一众石材中,获得难度小,相对比较坚固的就是青石。
拿南京城举例,朱由检率军进攻南京时,明军用崇祯炮轰击南京三关,费了老鼻子劲才破关。
而大胜关等三关和南京城墙使用的就是青石打造的砖块。
“呵呵,左大人,若是单论坚固,这水泥或许要比花岗石差点,但根据皇上赐下的水泥配方,水泥的获取成本很低,甚至比打造青石砖还要低。”
“什么?比青石砖还要低?”左光斗闻言后,瞪大了双眼。
“没错,水泥的配方是用石灰石,黏土,铁矿石,石膏为主料,进行破碎,烘干,粉磨,均化,煅烧等工艺后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使用时,只需要加入清水混合即可,晾干后就成了诸位大人眼前这般模样。”
李若涟站在众臣面前缓缓说着,语气中满是自信。
从皇帝拿出配方后,从收集材料到生产,他都是亲自盯着,力保不出一丝差错,可以说对水泥生产制造有着很深的理解。
“陛下,若是有水泥作为建筑原料,那么您所提出的建筑工程局就没有后顾之忧,只要没有砖石等重原料长时间转运带来的麻烦,组成大规模的建筑队后,在全国铺开没问题!”
“好,既然如此,那便组建大明建筑工程总局,挂在工部下,在各省设分局,在地方无灾时,可募集百姓进行城池,官道的修建,若有灾的地方可募集灾民进行集体劳作,同时把工部在陕西,山西等受灾省份招募的百姓队伍全部划归大明建筑工程总局统一管理,切记,建筑局要善待百姓,若是被朕发现克扣百姓粮饷者,一经查实,连坐罪者上下三级。”
左光斗闻言后,行礼道:“臣遵旨。”
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