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母亲和身边近臣的话言听计从,根本不具备一个统治者所应有的意志力。
这样尽管米哈伊尔名义上是沙皇,但实际上大权被掌握在朝中的大贵族们的手中。
1614年,扎鲁茨基和玛丽娜·姆尼舍克被沙皇的军队抓获。为了断绝后患,大贵族们通过沙皇下令,将玛琳娜四岁的儿子吊死在谢尔普霍夫要塞大门上,扎鲁茨基被砍头,玛丽娜·姆尼舍克被投入监狱。后来她死于狱中。
当时人们对玛丽娜·姆尼舍克的普遍印象就是,她信仰邪教,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女巫。
在她死后,有人诅咒罗曼诺夫家族,说米哈伊尔下令杀死年幼的儿童必将得到报应。
不想这个诅咒竟一语成谶,三百年后,少年的末代皇子阿列克谢和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遭到枪杀。
米哈伊尔登基后,朝中大贵族们不遗余力地开始平定俄罗斯内乱,对外则试图通过谈判归还被外敌占领的国土。
俄罗斯先是同瑞典进行了长期谈判,两国终于在1617年签订合约,瑞典将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等五座城市归还给了俄罗斯。
但是作为交换,俄罗斯被迫将环绕芬兰湾的亚姆、伊万城等五座城市割让给瑞典,实际上是切断了俄罗斯通向波罗的海的通道。为形势所迫,俄罗斯不得已签订了这个条约,失去了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俄罗斯同波兰的关系更为复杂,不可能采取对待瑞典那样,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根本原因在于波兰不承认米哈伊尔是俄罗斯的沙皇,坚持应该让波兰王子弗拉迪斯拉夫做沙皇。
俄罗斯试图劝说南方的克里木汗国和土耳其援助俄罗斯,共同进攻波兰,但是这一计划没能够得以实现。米哈伊尔曾发兵斯摩棱斯克,军事行动也以失败告终。
1617年,西格蒙德三世派弗拉迪斯拉夫领兵,前来攻打莫斯科,想要以武力夺取俄罗斯沙皇宝座。
1618年9月份,弗拉迪斯拉夫开始进攻莫斯科城,但被守城军队击退。在此后的战斗中,波兰军队受到重创,被迫放弃军事行动,转而和俄罗斯开始谈判。
最后两国签订了为期十四年的合约,俄罗斯割让给波兰大片领土,但波兰同时承认米哈伊尔是俄罗斯沙皇。
1619年,米哈伊尔的父亲,菲拉列特大牧首被波兰释放,回到了俄罗斯。
米哈伊尔下诏规定,大牧首菲拉列特享有与沙皇同等的待遇,菲拉列特的命令等同于沙皇诏书,大牧首成为实际上的太上皇。
此后,菲拉列特大牧首逐渐掌握了实权,以铁腕手段开始对俄罗斯实行统治。
当时的国家公文要标注沙皇和大牧首两个人的名字。最终菲拉列特大牧首将大贵族实力排挤出了决策中心。
也就在这个时候,俄罗斯才在实际上结束了自伊凡雷帝之后开始的“混乱时代“。
菲拉列特大牧首首先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民生,加强税收体系,通过税收充实了国库。
为此俄罗斯开始了新的居民数量统计和国家财产统计,大力鼓励同国外的贸易,关税收入成为一项主要的财政来源。
在这个危难时刻,广袤的西伯利亚为俄罗斯创造了大量财富,俄罗斯商人通过向欧洲出口昂贵的裘皮和木材获得了巨额利润,俄罗斯国库也因此逐渐变得充实起来。
在巩固物质基础之后,俄罗斯重整军队,励精图治,希望用武力夺回被占领的土地。
1632年4月,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三世去世,波兰举国发丧。俄罗斯认为时机已到,大举兴兵,军队浩浩荡荡开往西线。
最初俄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克数座城市,打到了斯摩棱斯克城下。
波兰王子弗拉迪斯拉夫继位,得到战报,马上集合军队,驰援斯摩棱斯克。俄军在斯摩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