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咱们一伙”(一)(2 / 3)

各种办法赚钱维持生活,就跟z国的en州人一样,先是走街串巷,做小买卖,后来攒了点钱,开了些杂货铺裁缝铺,搞点纺织品衣服之类的,犹太人很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同样不忘记对自身的提高,这也就导致犹太人的整体文化水平提高,发展自然也就比较快。

犹太人其实并不比z国人聪明,但是他们先是通过宗教,后来通过经济利益和文化,构建了一种网络化的社会结构,这使得他们虽然也内斗,但总的来说还是可以互相帮助,他们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不可能打得过100个人,反犹势力对他们的迫害,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使得他们更加抱团。

类似的这种互助精神在z国,恐怕也只有en州人、潮shan人可以比拟。

后来东欧排犹,又有不少东欧犹太人跑到美国,虽然这些东欧犹太人跟早到的那些犹太移民不论语言、相貌甚至教义都差别很大,但老犹太移民依然自发出钱出力来安顿他们,做小买卖的德国犹太移民就雇佣东欧的犹太难民,算是帮他们找碗饭吃,当时这么一帮小业主小伙计给人家as提鞋都不够格。

这样的情形跟当初第一批华人移民多么相似,社会地位的低下,只能让这些华人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美国的社会底层徘徊,向上的通道几乎被封死。

而犹太人的运气稍好,一些小贩、小店主打起了自己人的主意,转型开了银行,如果现在谁说要开银行,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不过那时候银行门槛很低,亲戚朋友凑些钱就可以开,比z国人凑钱去炒房地产、搞小水电、小煤窑还容易。

当时很多所谓银行就都在银行家的背包里,跟现在的皮包公司差不多,当时贩棉花的雷曼兄弟毅然从南方搬到纽约开了银行,而卖服装勒伯和高盛出于惧怕赶时髦的老婆,也被迫搬到纽约开起了银行,怕老婆怕出两个银行世家,这也算是金融界的一段佳话了。

当然,在初期他们银行的主要客户基本上也都是自己族裔的这些小商贩,因为当时银行门槛低,倒闭的也很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犹太人的银行都还形不成气候,毕竟犹太群体数量还是少,又很难向其它族裔扩张。

直到19世纪30年代左右,美国就象z国现在一样大搞基础建设,但美国当时很穷,需要向欧洲银行借钱。

当时美国在世界的地位就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z国类似,属于投资风险比较大的地方,但毕竟地大物博,人口基数可观,大部分欧洲银行都选择观望,并没有完全封口。

而那时德国本土的犹太银行家便看到了机会,恰好得知有一批德国犹太移民在美国干起了同样的生意,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就给双方的合作建立了基础,于是,犹太人开始大力支持美国的铁路和运河建设,结果当然是获利颇丰,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些犹太人和犹太银行也都在这波投资中积累了原始资本,虽然这些人有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外围,有的是小商小贩出身,双方的出身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但这些家族在这次风险极大的投资中得到了好处,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于是他们结成了生死联盟,以后一直抱团打天下。

接着南北战争爆发,犹太人再次看到了机会,花钱将自己的族裔砸到了陆军部长甚至国u卿等要害职位,然后利用手中的权力,发起了战争财!后来很多人将这段罪过全部加到了犹太财团身上。

但平心而论,这几家银行发的战争财还不算太黑,只是赚了些别人不赚总有人赚的‘小钱’而已,而通过这次战争崛起的洛克菲勒和摩根等家族才是真的黑,他们根本就是抢劫了南北两个zf发的国难财,一个是搜刮民脂民膏、一个是直接抢劫zf,虽然都不是什么好鸟,但纯粹的比价谁的收获更多,那不是显而易见吗?地主再有钱能有zf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