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重返东宫(3 / 5)

神秘武则天 香山湖 6308 字 2020-05-09

郎狄仁杰从容对道“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给子孙。天皇大帝以二子托付陛下,陛下却欲移交他族,这难道是天意吗?”

“况且姑侄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陛下立亲生儿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儿,则没有听说过侄儿当了天子而祔姑姑于宗庙的。”

武曌沉默了,狄仁杰又说“臣恭请陛下召还庐陵王。庐陵王虽然曾经昏聩,做出了荒唐事,但是这些年对他的惩罚还不够吗?”

武曌说“这是朕的家事,卿不要预知。”

狄仁杰又回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四海之内,谁不是臣民?又有什么事不是陛下家事呢?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何况臣位居宰辅,怎么能不预知呢?”武曌一时语塞。

内史王及善和鸾台侍郎王方庆也劝她召还庐陵王,使母子相见,和谐融洽。

武曌还是犹豫不决,回到仁寿殿,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立即过来给她捶背按摩。

那张昌宗兄弟和望柳骆驼吉顼当时都是控鹤府内供奉,互相亲狎。

吉顼见他二人青春年少,无忧无虑,劝二人说“兄弟们如此富贵受宠,但并非靠德业取得的呀!天下侧目切齿嫉妒你们的人很多,如果没有大功于天下,将来凭什么自我保全呢?窃为你们担忧啊!”

张昌宗兄弟一听,觉得有理,自己确实跟薛师一样是暴发户,薛师的下场人人都知道哇!张昌宗兄弟越想越害怕,流泪问计。

吉顼说“天下士子和庶民并没有忘记大唐的盛德,都在思念庐陵王。圣人春秋已高,今年和孔子同寿,天下大业必须有所托付啊,但武氏诸王并非她中意的人选!”

“兄弟们为什么不顺势而为,劝圣人立庐陵王以满足苍生的愿望呢?果真能够如此,不仅仅可以免祸,还可以长保富贵了!”张昌宗兄弟拍手叫好。

张昌宗一边为武曌捶背,一边问“圣人好像有点不高兴?”

武曌叹气说“还不是朕的侄儿们和朝臣们互相攻击闹的!嫌弃朕老了,不中用了,非要朕立皇嗣不可。哎,昌宗和易之,你们说朕老了吗?”

张昌宗回答“圣人虽然比孔宣父长寿,但从外表看来仍然只有五十岁的样子呢,而且精神矍铄,哪儿见老了?”

张易之接着说“寻常女人到了圣人这个年龄,都是皱纹满面,皮肤松驰。圣人却依然容貌光鲜,皮肤紧滑,不是返老还童又是什么?看来臣炼的仙丹还真是灵验呀!”

武曌笑道“瞧你们两个小贫嘴儿,就会哄朕这个老婆子开心。朕宁愿相信这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男人那张破嘴!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呵呵,要是朕的儿子也这么乖巧就好了。”

张昌宗突然想起了什么,说“臣听说天下百姓都在思念庐陵王。圣人为什么不顺势而为接他回宫呢?”

武曌惊讶道“此话不象昌宗的口气呀!让朕想想,这是谁说过的来着?想起来了,是望柳骆驼那小子说的,对不对?”

张昌宗点点头,武曌派人请吉顼前来询问。吉顼为圣人分析立庐陵王的利害得失和民心向背,武曌渐渐拿定了主意。

这天晚上,武曌睡得很香。不料,凌晨时分武曌突然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只金刚鹦鹉正在秦岭飞翔,突然两翼都折断了,坠落于地。

武曌从梦中惊醒,仔细回味这个梦,认为应验在张昌宗兄弟的身上,不禁吓得流汗。

第二天一上朝,武曌就召见博学多闻的狄仁杰,请他帮忙解梦。

狄仁杰稍作沉思,即回答“鹦鹉,武,是陛下的姓啊。两翼,是指陛下的两位亲生儿子,与陛下同体连心、血脉相通。这个梦的意思就是只要陛下起用两位亲生儿子,鹦鹉就能够重新展翅高飞了!”武曌连连点头,感谢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