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其他官员。
他们使用喘不得、突地吼等大刑,将凤阁侍郎任知古、冬官侍郎裴行本、司礼卿崔宣礼、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等朝臣都牵连进来,然后一一逮捕,关进监狱。
魏元忠在徐敬真案中已经死里逃生过一回了,因为过于刚正,眼里容不下沙子,又得罪了酷吏。李嗣真曾经向武曌上疏,指责酷吏们陷害忠良、危害国家,所以酷吏们千方百计要把他牵连进来。
再说狄仁杰看到牢房的管制松慢,便跟狱卒要到了笔墨,然后乘人不注意时迅速拆开幞头内包扎伤口的白布帛,挥笔急书,诉说冤苦。
写完以后将白布帛裹在棉衣里,交给判官王德寿说“天气太热,麻烦你交给我的家人去掉袄子里的棉花。”
王德寿竟然没有仔细翻看棉衣,也没有怀疑什么,稀里糊涂地随手将棉衣送给了狄仁杰的夫人赵多香。
赵多香正在家里焦急地等待狄仁杰的消息,得到这件棉衣以后,凭直觉感到这件棉衣里必有蹊跷,便仔细搜查起来。
赵多香从外面没有找到什么,就拿出剪刀拆开棉衣,抽出袄子里的棉花,果然发现有东西。抽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条带有血迹的布帛。
赵多香读完以后交给自己的长子州司马狄光远。狄光远看完大叫道“有了,有了,案子有转机了!”
狄光远激动地藏好血书,进宫求见武曌,得到了武曌的召见。狄光远向皇帝报告了得到血书的经过,然后小心地拿出血书呈上。
武曌御览后感到很吃惊,召来俊臣责问道“囚犯关进大牢里以后,怎么没有摘下他们的巾带?狄仁杰既然承认谋反,为何又诉说冤屈?”
来俊臣回答“狄仁杰等人下狱以后,应该摘下他们的巾带。但臣看到他们都很老实,在牢房里不吵不闹,表现安静,所以没有摘下他们的巾带。陛下,假如没有事实,他们怎么肯承认谋反呢?”
武曌问狄光远道“狄光远,你怎么看?”狄光远回答“陛下,此事必有蹊跷!可能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武曌点点头,派遣通事舍人周綝前往丽景门的监狱中视察。
到了监狱以后,来俊臣命判官王德寿招待周綝吃肉饮酒,还偷偷塞个红包给他,自己去安排善后事宜,怎么安排呢?
来俊臣令狱卒拿来巾带给狄仁杰穿戴打扮好,又派主簿模仿狄仁杰的字迹代写了一封谢死表。
安排好以后,来俊臣将狄仁杰带到审讯厅西侧站立,请周綝审察问话。哪知周綝竟然不敢审察问话,只看着东边唯唯诺诺而已!
来俊臣大喜,介绍了一下狄仁杰在监狱中的表现后,将伪造的狄仁杰谢死表交给周綝带回去上呈武曌。
武曌看了谢死表以后没有说什么,将此案放在一边。
由于来俊臣的巧舌如簧和阴险的伪证,再加上周綝胆小怕事、害怕得罪酷吏的性格,使狄仁杰的血书告白计划几乎毁于一旦!
但这件事还没有完。鸾台侍郎乐思晦先前已经被来俊臣冤杀,他的儿子乐郎才九岁,在司农寺做奴仆,他投书铜匦向朝廷告密,得到了武曌的召见。
武曌看到这位可爱的儿童后,说“可怜的孩子,你有什么冤屈只管道来,朕替你作主。”
乐郎对道“小奴敬告陛下来俊臣苛毒,小奴的父亲已经被冤杀,但小奴不忍心看到更多的大臣被冤杀,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请陛下随便挑选一位忠臣,告他谋反,然后让来俊臣审讯,最后的结果肯定是跟陛下的告状信一样。”
武曌一听顿时醒悟,夸奖了这位儿童,给了他赏赐。
武曌立即召见狄仁杰,问“狄卿为什么要承认谋反呢?”
狄仁杰回答“不承认谋反,臣早已死于枷棒之下了,还能见到陛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