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君,张府君一看就知道我是谁!”门卫拿着香囊进去通报了。
张嗣明端起一杯嵩山云雾茶喝了一口,正在闭目养神。门卫进来报告,出示香囊。张嗣明睁开双目仔细端详,口中自言自语道“敬子真?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哇。这个香囊也似曾相识,只是现在猛得一下触住了,想不起来!”
张嗣明示意让他进来,门卫转身出去了。一会儿,门卫领着徐敬真进来了,张嗣明定睛看着来人,说“敬子真?”
徐敬真挺胸抬头说“张府君官当大了,忘性也大了,连小时候的小伙伴也忘了么?”张嗣明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拍脑袋,示意门卫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张嗣明笑道“原来是徐敬真啊,哈哈,亏你想得出这个假名啊!你不是被流放到岭南了吗,怎么到这儿来了?”
徐敬真长叹一声说“哎,不瞒仁兄,我是从岭南流放地逃回来的!这一路上经历过九死一生,现在盘缠用光了,官府又在到处张贴告示捉拿,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呀!如果仁兄不肯出手相救,我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呜呜呜呜。”
徐敬真大哭起来。张嗣明也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帮助包庇一个流放的逃犯是要丢官连坐的,但是如果不包庇的话,怎么办呢?
张嗣明幽幽地问“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办?想要我如何出手相救呢?”徐敬真回答“只要仁兄资助一点盘缠,帮我搞到通关文牒就行了!我打算投奔北方的突厥。请仁兄放心,我会低调潜行,一路向北的,不会让人发觉哒!”
张嗣明十分同情他,回想起以前的情谊和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实在是不忍心回绝他,况且办个通关文牒是举手之劳的事,于是就给他办了,还送了一点盘缠给他。
徐敬真十分感激,千恩万谢,然后离开了县衙。
其实张嗣明有几个选择,可以保住乌纱帽和性命,但他偏偏选择了最坏的一条路。他可以当面命人逮捕徐敬真,打入大牢,然后上报,这样可以立功。
他如果碍于当年情,抹不下脸面,也可以在徐敬真转身离开以后,派人跟踪并立即出门告密,这样也不会有问题。
但他选择包庇帮助徐敬真,将自己的死活寄托在徐敬真的低调为人处世上,这是不明智的!
为什么张嗣明会作出最差的选择呢?因为他学的是儒家三礼,生怕外界说他卖友求荣,所以吃了大亏。如果他学过厚黑学,就不会坐牢了。
再说徐敬真离开县衙以后,回到旅馆住宿。他想到突厥离洛阳还很远,要走到那里,张嗣明给的一点盘缠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搞一票才行。
过几天,徐敬真又前往洛阳州府去找房嗣业,到了州府门前,又被门卫拦住了。徐敬真故伎重演,又给香囊门卫,让他通报。
这香囊是当年徐敬真在扬州招待房嗣业和张嗣明时,一位舞妓送的。这位舞妓十分美丽,跳起舞来曲线优美,令三人印象深刻。
洛州司马房嗣业看到这个香囊以后,也让徐敬真进来见面,然后对话跟张嗣明也差不多。
房嗣业回想起当年徐敬真在扬州花费巨资招待自己,引领自己去逛青楼柳巷,品味温柔富贵之乡的情景,也很同情徐敬真,决定报答他,给了他大量的银两,足以让他安心吃喝到突厥。
徐敬真感激涕零,拜谢房嗣业,然后离开洛阳州府,带着通关文牒和大量的盘缠,一路向北走去。
徐敬真一路上埋头而行,低调处事,早出晚归,白天大步走路,晚上安静睡觉,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样走过了很多关隘、城门都安然无事。
有一天,当徐敬真来到定州时,他觉得这儿离突厥不远了,一路走来又都没事,便放松了警惕,想在大唐国界之内最后痛痛快快地玩乐一番,再去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