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府答“侯善业、袁公瑜和臣的想法一致,也主张废王立武,只不过都是庶族小官,不受关陇贵族重视,一直都受到排斥打压!”
李治笑道“这个无妨,只要你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蚂蚁也能撼动大树嘛!听说你被左迁为壁州司马?不用怕,继续留任嘛!干得好,朕还会提拔你的!”
谈完话,赐李义府珍珠一斗,仍然留任中书舍人。
第二天,李治将废王立武的表状下发给政事堂讨论,结果久议不决。武昭仪派遣潘常侍到李义府家中慰劳,勉励他继续鼓劲加油,李义府十分感动。
在许敬宗、李义府的组织下,拥武派六大金刚逐渐形成,分别是卫尉卿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书舍人李义府、中书舍人王德俭、大理正侯善业、大理丞袁公瑜。
八月,太尉派私下举行聚会,长安令裴行俭和大理丞袁公瑜都参加了。当谈到皇帝将废王立武时,众人的热情顿时高涨,裴行俭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激动地说“此举无异于商纣立妲己,国家之祸必由此始!”明确反对废王立武。
这裴行俭出身于名门河东裴氏,是名将苏定方的学生,可谓根正苗红,他的父亲就是能够驾驭狮子骢的郎将裴仁基。
袁公瑜会后立即将情况报告给应国夫人杨氏,特别提到这个新生的反对力量裴行俭。杨夫人转告武昭仪,裴行俭被左迁为西州都督府长史。
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李治终于下定决心向宰相们摊牌了。一日退朝后,李治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褚遂良到内殿议事。
登阶时,褚遂良说“陛下召见咱们是为了中宫之事,陛下的主意既然决定了,忤逆必然是死罪。太尉是国舅,司空是功臣,做臣子的不可以让陛下有杀国舅及功臣的恶名!仆起于草茅,无汗马之劳,却得到了高官显位,受先帝顾托,不以死相争,哪有脸见先帝于地下!”
褚遂良说这段话是担心李勣表态支持废王立武,因为李勣不是太尉派,所以说这段话预先堵住其口,李勣不愿意和太尉派翻脸,只好称病不入。
三位宰相进入内殿,李治并没有立即发言,而是看着长孙无忌,犹豫再三,才说“莫大之罪,绝嗣为甚。皇后无子,昭仪有子,今欲立昭仪为皇后,公等以为怎样?”
禇遂良抢着答道“皇后出自名家,先帝为陛下迎娶,并没有亏损妇德。先帝病重,握着陛下的手对臣说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过,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陛下,上违先帝之命!”
长孙无忌和于志宁都沉默不语,李治不悦,起身离殿。
第二天上朝,李治让武昭仪在帘后听政,又提出废王立武的问题。
侍中韩瑗涕泣进谏道“皇后是陛下在藩府时先帝所娶,今无愆过,欲行废黜,四海之士,谁不惕然?且国家屡有废立,非长久之术。愿陛下为社稷大计,无以臣愚,不垂采察!”李治不纳。
褚遂良再次出列进谏“陛下一定要变换中宫,臣伏请在天下望族中遍选佳女,何必非武氏不可?武氏经事先帝,天下耳目怎么可以遮蔽?万代之后,世人怎么评价陛下?伏愿陛下三思。愚臣上忤圣颜,罪当万死!”
褚遂良放置象牙笏于殿阶,说“还陛下笏,乞放归田里。”解开头巾叩头流血。李治怒,促令卫士引出。
武昭仪忍不住在帘后大喊道“打怪兽,打怪兽,为什么不打死这个怪兽!”
长孙无忌一改沉默寡言的大将风格,急急发言道“褚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可加刑!”于志宁一直默然无语,不愿意选择站队。
翌日,李勣入宫觐见,李治叹息说“哎,册立武昭仪之事,褚遂良固执不从。褚遂良既是顾命大臣,事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