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无奈的袁绍(2 / 2)

冀州幽州青州兖州的刘备军已经是很难对抗的了……

当然,袁绍也不是傻子,他作为世家出身的子弟,也很清楚,这争论背后也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实际上是魏郡世家和其他地方势力在角力。

对于根基在魏郡的这些世家子弟而言,他们就是要保住魏郡,保住邺城。要知道,在袁绍手上,他们掌握的特权和势力大到袁绍自己都必须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他们。等到刘备来了,他们自然就没有办法继续掌握那么大的权力,所以他们必须要让袁邵死守邺城。

而其他世家弟子,早就已经没了根基,他们依赖于袁绍的势力存在。在邺城对抗刘备军,那真的是生死各半要看天命。他们自然是希望更稳妥的策略,退到并州再谋划一番也是好的。

袁绍心里其实是倾向于打通通向并州的道路,设法前往并州的,这条路终究生机和胜算大一些。

可是,他也不可能如今真的得罪魏郡这些世家。他的兵马钱粮都来自于他们,没有他们,现在袁绍军马上就能散架。到时候别说是去并州,指不定他马上都会去世……

最终,袁绍还是没有办法做出决策。他没有办法,相比于把曹氏子弟安排到所有重要岗位上的曹操,把所有官员管理全部考核化的刘备,袁绍极度依赖这些世家。甚至说,袁氏就是世家的代言人,在这个条件下,他的决策自然是更难做。

可是,袁绍还是很会想办法的。在等到所有人吵的精疲力尽的时候,袁绍向所有人开口道:“既然诸位讨论无果,但返回邺城乃是公论,不如我等先回邺城,待我与沮别驾(指沮授)论过再说,如何?”

这种条件下,很快这个决策就得到了通过。要知道,这个讨论本来就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结果。

而袁绍任命淳于琼和许攸待两万人守荡阴,自己就带领主力北撤邺城去了。

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