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有没有消灭秦国的可能性;没有点数的大舅哥(3 / 6)

,晋军走十五天就能够抵达秦国都城的城郊外。

当然了,晋军想要到“雍”城并不太容易。

秦国只有两个人口稠密的区域,便是“雍”的都城圈以及西边以“冀”地为中心的另一个聚集栖息圈。

这两个栖息圈的人口,大概占了秦国总人口的六成。

其中,又以“雍”这个都城圈的人口数量最多,占了秦国全国约是四成的人口。

秦国的“雍”周边有很多座城池,他们便是“卫星城”一般的存在。

与此同时,秦国虽然也有“大夫”、“士”、“徒”这些阶层,他们却是早就实行全民皆兵的政策。

这个是秦人所处区域带来的因素,他们一度被各种狄人或戎人包围,想要使族群存在下去,男女老幼都需要在必要的时刻为生存而战。

到了秦国重新与诸夏主文明恢复联系,他们其实只是保留主体文明,融合了大量的狄人或戎人文化或习俗,别说也融合了数量超大的狄人或戎人了。

全民皆兵并未在秦国消失,乃至于商鞅变法之后,秦军中也是从不缺乏老弱,真不是全员皆为青壮。

要说尚武风格,反正秦人从来不缺。

必须说的事情是,有没有尚武精神跟有没有武德是两回事,无论弱小或强大时期的秦人都一样野蛮。

晋国虽然扩张到了泾水边上,看似对秦国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然而,威胁也只是威胁。

晋国实际上并没有对秦国造成太严重的伤害,也就是没有消灭太多的秦军,或是对秦国的生产造成多少打击。

“想要将秦国消灭,远比消灭其他国家更难,几乎与消灭楚国是同样的难度啊……”楼令自认还是比较了解秦人的。

在楼令所知道的历史中,秦国是灭于秦人之手,并不是外来势力消灭。

一统状态下的秦国,北边有三十多万长城边军,南边有接近五十万南疆军团。

只不过,三十多万长城边军里面,来自六国的人应该有个十来万;南疆军团干脆八成以上来自六国。

而秦国到了最危急的时刻,竟然需要依靠刑徒组成的军团去打国战。

问题来了,善战的秦人哪去了?他们其实是因为始皇帝无法履行分地的诺言搞得心灰意冷,再加上胡亥各种丧心病狂伤透了心,不愿意再为秦国而战。

等到沛公入秦,秦人对于入伍可是踊跃得很。

轮到汉中王再次入秦,秦人又纷纷跟随,前前后后葬送在与西楚霸王交战中的秦人,少说有个二三十万,没有看到出现退缩情况。

有了汉高祖刘邦的对比,证实秦二世时期的秦国并非兵源枯竭,只是秦人不愿意再为嬴姓秦国战斗了而已。不是秦人亡了秦国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现在的秦人可没有被伤透心,以他们的坚韧与野蛮,晋国想要拿下‘雍’这个圈子,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楼令无法进行预估。

楼令只知道一点,即便晋军攻克了秦国的都城圈,秦人还能逃向“冀”地这个栖息圈,随时可能再卷土重来。

至于说晋国攻打“冀”地?那可真是一点都不容易。真要搞长途远征,可以获得的物资太少,需要消耗的物资太多,哪怕不出现搅局者,想来晋国没有多少家族会愿意干。

“楚国不会傻乎乎看着晋国灭掉秦国,如同秦国不会看着晋国将楚国彻底打趴。乃至于齐国都不会眼睁睁看着。”楼令的脑仁开始有些疼,呢喃说道:“难怪有‘时运’这种又玄又妙的说法,没有碰上绝佳的时机,灭国之战真不是那么容易达成。”

至于时机,通常是人为创造,遇到天灾再抓住机会才是极少数。

夏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