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发展路线的规划,郤氏跟楼氏当前不存在什么冲突,甚至还能够形成很大的互补。
因为存在很大互补的关系,郤氏的一叔二侄之中,只有郤犨出于个人原因会时不时调戏一下楼令;郤锜和郤至不说百分百相信楼令,起码两人在大小事上愿意询问来自楼令的意见。
“是不是该给郑国更大的压力?”郤至问道。
所有人一致看向楼令,等着给出说法。
士匄笑着建议道:“或许可以去‘新郑’附近逛一圈。”
楼令对士匄摇头说道:“我们在入侵郑国,暂时的逼迫力度已经够了。”
贪多嚼不烂啊!
这是晋国百多年来,再一次试图侵占同为封臣的土地。
两个分封国家在领土主权上进行较量,需要观察一下其他国家的情绪反馈。
说到底就是,晋国不能成为天下公敌,一旦所有国家都站到楚国那一边,届时晋国可以自保却是要被封锁在晋地无法动弹。
一般来说,快要进入冬季就不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今年的晋国却是不一样。
复一次集结起来的大军走“孟津”来到郑国北部,他们经过周王室地盘的时候,无数来自列国的人看到,消息给扩散了出去。
新一批南下的晋军将近八万。
晋国在郑国的军队不少于十万。
那就是晋国一次性动用超过十八万的兵力!
新抵达的晋军接替了各处的驻军,服役了一年的相当部队踏上归国之旅。
并不是所有驻军都得到轮换,取决的条件是本家族有没有富余的兵力。
想走又想得到好处?
比如等到分配郑国土地的时候,获得其中的一份?没有这种美事。
想要获得好处,封地却是征召不出更多的兵力,只能是继续服役下去。
离开郑国的晋军,他们带上更多的郑人北返。
在今年的秋季末尾,晋人显得很忙,忙到不是在肃清抵抗,便是双脚不停走路。
晋军以最高效的效率完成了轮换,直至下雪都没有停止对占领区的肃清工作,倒是没有继续扩展占领区。
很忙的晋人,他们不畏寒风修缮各处场所。
如果发现抵抗组织?他们又会在军官的带领下出动。
占领某一块地盘这种事情,幸好范氏力主攻打赤狄,给予晋国各个家族增加经验的机会。
没有范氏那一次力主攻打赤狄,说起来晋国已经数十年没有大举扩张,真的没有多少相关的经验。
同样的一件事情,有经验和没经验,做出来差距太大。
这一次在攻占郑国各处城镇上面,郤氏率先跟楼氏学,随后引发了向楼氏学习的风潮。
主要是楼氏干得太专业了!
怎么个专业法呢?楼氏无论抓人或是劫物都能够干得文质彬彬,最令人咂舌的是分工明确导致效率极高。
晋人的慕强体现在各方各面,明确知道谁比自己优秀在什么地方,眼睛所能够看得到,模仿起来也不困难,一定愿意抹开面子去学。
郑国北部那么多城池,村庄的数量更多。
因为开发度极高的关系,当地人口再少也少不到哪去。
晋军前前后后押送超过五万郑人北上,轮换部队北返又陆陆续续带走了八万,当地却是还有不少于四万郑人。
即便是有卫星监视的年代,想要找到人都不是那么容易,对吧?
晋军面对躲进山林的郑人,一样很难全部逮住。
占领郑国北部对晋国来说是一项长期活动,其中包括面对零散郑人的各种袭击与破坏。
“想要减少郑人的反抗,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