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态并未危急。
晋国才是占优势的一方,哪有推翻既定策略的道理?
最重要的事情是,郤锜认为荀氏要脱离自己的掌握,起了比较大的警惕心。
看看就知道了。
范氏一再吃亏,他们懂得什么叫体面,无法改变就默默忍受。
连最有抱怨资格的范氏叔侄都紧闭嘴巴,其余人瞎哔哔什么?!
如果郤锜是一名合格或优秀的政治家,他在敲了几棍子之后,怎么都应该给甜枣或是进行安抚了吧?
可是,郤锜根本没有安抚或是给甜枣,继续面无表情地说道:“不管子重有什么想法,我们明日拔营北返,退到郑国地界。”
中行偃、士匄和士鲂沉默行礼,表示遵令。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
全军指挥已经下达了命令,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自然是根据命令做相关的准备。
晋军也不怕即将撤离被人发现,当天就通知了一众盟友。
现在的郤锜巴不得子重率军扑上来,两边在“赭丘”重演两年前的一幕幕。
得到召唤前来助拳的列国,他们得知郤锜下达撤军的命令,不敢表现得欢欣鼓舞,看一个个笑得贼开心,多少能够看出想法。
他们一点都不想南下,迫不得已来了,能避免交战是谁都愿意的事情。
其中以宋军高层最是松了一口气。
宋国君臣一点都不想晋国与楚国的争霸这么快分出胜负,哪一边最终取得胜利,搞到最后受伤的一定有宋国的一份。
对于宋国来说,晋国与楚国一直打下去才是己方最有利的现状。
所以了,宋国为什么总有人喜欢当和事佬?他们不是真的追求和平,用那样的方式在拖慢战争进程而已。
回到自家营区的士匄和士鲂,两叔侄聚在士匄的营帐,再让无关人等退下,不得靠近营帐三步之内。
“中军佐什么情况,敢于奉劝中军将更改国策?”士匄是真的搞不懂。
士鲂刚才就在思考,说道:“荀氏今年第一次南下,不像是损耗过大,不想执行的样子。再次南下,可能会有荀氏的一份,但是绝不会只是荀氏。应该是与荀氏会损失多少无关,认为正在执行的国策风险极大的可能性最高。”
当初,智罃的提议是消耗楚国的国力,很直接被郤锜给否决了。
郤锜要的是直接与楚国硬碰硬,晋国的国策就此这么确认下来,并且到今年已经执行了三年的时间。
在这三年之中,哪怕是损耗比收获大,受损最严重的一定是每一年都有份南下的郤氏,轮不到其他家族叫苦。
郤氏已经带头愿意硬顶,结果却是暂时没有损失和收获的荀氏之主表达再筹商的意见,怎么可能不会令人感到疑惑。
“荀氏与郤氏有发生什么冲突吗?”士匄问道。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士鲂摇头说道:“真的有冲突,不会有第三次南下,该是又爆发内战了。”
士匄一愣,说道:“也对。”
郤氏可不是一个愿意受委屈的家族,尤其是那一次弑君之后,各方各面变得更加直接。
晋国当前的生态对郤氏最为有利,他们不会主动挑起矛盾,其他家族则是没有胆气制造矛盾。
“这么说,荀氏是真的在为国家考虑……”士匄说道。
士鲂摇头说道:“国策确认,前三年看着很不错。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光凭猜测就想改变,不说中军将同意的可能性极小,换做谁也不会轻易同意。”
总该是遭受反噬,或者是有相关实例来做警告。
楚国当前是有了一些动作,问题是晋国没有出现损失,不可能中行偃想改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