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3 / 6)

义务,包括保证大多数人不被饿死,凭借武力保证他们的安全。

这个也是为什么史书上几乎找不到春秋时期发生起义的原因。

等进入战国时代之后,社会环境的变化太大,情况就不一样了。

“去巢车。”楼令说着下了战车。

魏颗当然是立刻跟上。

他俩来到巢车之上,恰好是晋军与楚军相继推进的阶段。

两军因为重新整顿的关系,相隔距离被拉到五百米左右。这种距离让战车有加速的空间,战车终于又成批出现在战场之上。

晋军这边的战车,每一乘战车后面都跟随着七十三名步兵。

楚军那边,每一乘战车后面跟随的步兵都不固定,有的战车后面上百步兵,一些战车后面却是只有十来名步兵。

出现这种状况,自然是楚国的军队编制太混乱,或者说大多就不存在编制。

更多的楚军,看着并没有跟随战车。这些大多是蛮人,他们所掌握的技术,不足以制作出战车。

“荆尸阵!”魏颗惊呼。

楼令愣了一下,心想:“什么玩意?”

魏颗说的是“左右广”摆出来的阵型。

楚人嘛,他们有自己的文化,极爱用各种“尸”去进行各种命名。

现在,楚军的“左右广”分成两列,战车在中间打头,步兵“八”字形跟在战车后面,看着就像是成为成队飞翔的大雁。

类似的阵型在以后被称为“雁形阵”,春秋时期创造这种阵型与战法的楚人称为“荆尸阵”。

取“荆尸阵”这个名字的人,他纯粹就是想要军阵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用来吓唬面对的敌军。

“推进的时候能够保证队形不乱,楚国的‘左右广’确实是一支精锐。”楼令说道。

任何情况下保证军阵的战术队形不乱,本就被用来区分一支部队是否为精锐的标准。

楼令早就看出来了。

晋军……或者说遵从周王室的各个国家,他们的军队在推进期间,步兵是跟在战车的后方。

楚军的步兵虽然也在战车后面,他们却是一字排开或分成两队跟在战车的左右。

楼令之前率部在与楚军交战的时候,发现晋军很容易从楚军中间突进去,往往晋军却是极容易陷入楚军从左右两翼的包夹。

结果是什么?够资格上战场的晋人事先就有被包夹的心理准备,不用军官刻意去强调,开打之后总是随时随地在关注己方方阵的左右两翼。

“也就晋人面对楚军有种天生就是该被包夹的心理准备,都应付到得心应手了。”楼令所知道的是,其余列国除了宋军之外,碰上楚军很容易被包夹攻势打得崩溃。

楼令视线转移到己方在推进的部队。

能够看到迎着楚军“左右广”而去的郤氏所部,他们在推进的过程中慢慢分成了前前后后五个横列纵队,每一个一字排开的纵队都是以“卒”为作战单位,由多个“卒”组成一波平线冲锋的攻势。

继续阅读

郤氏摆出这种场面,跟他们擅长的打法息息相关。

“要开始了。”楼令低声呢喃。

魏颗看出来,也讲出来:“潮水攻势。”

其实,诸夏文明会潮水攻势的将领并不多,哪怕是懂得用法,麾下的部队却是难以实施。

两军进入到箭矢可及范围,处在阵中的弓箭手先后射箭。

晋军这一边,无论是来自哪一个家族的士兵,他们并没有因为箭矢落下产生迟疑,迎着箭雨向前冲锋。

良莠不济太过分明的楚军,充数的农夫或是蛮人看到当头而下的箭雨,要么是停下脚步,不然就是想要躲避射来的箭矢乱跑,场面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