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工具的关系,打造木甲不止麻烦,使用的工时也会很长。
穿起来会痒,关乎到生锈之后的一系列负面情况了。
身穿铁甲的楼氏将士,他们胸前一整块铁甲,脑袋、颈部、肩膀、手肘、手腕、手背、小腿前后都有相应的配件。
进入到正式交锋的时刻,楚军有些笑不出来了。
楚军的战戈兵发现了一点,他们回勾的时候,戈的“援”没有带起血花,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那是战戈的“援”勾到了楼氏士兵的护具。
楚军的武器攻击到楼氏披甲士兵,只是并发出一些火星,并未造成实际伤害。
曹刿论战的时候,他用一句话讲出了真理:夫战,勇气也!
本来心中惴惴的楼氏披甲士兵,他们发现敌军很难伤害到自己,心中变得更加勇气高涨,打起来自然是更加勇悍了。
战场上的楚军,他们也是第一批遭遇到使用铁质兵器敌军的人。
楼氏的大批量列装的铁质兵器,讲实话就是未必有多么好,只不过一定比青铜兵器更加坚硬和锋利。
身穿木甲或竹甲的楚军,他们遭到手持矛戈的楼氏士兵攻击,其它方式或许不好破防,矛头刺来绝对穿过木甲或是竹甲造成杀伤效果。
什么矛戈?就是战戈多了一个矛头的部件,使之多了一个刺的选项。
这里历史再一次被楼令改变了。
历史上,第一批大肆列装矛戈的军队是楚军,由“左右广”最先列装,慢慢引领楚国内部的潮流,逐渐增多了楚军中使用矛戈的士兵数量,到后面魏国率先效仿用在“武卒”上面。
矛戈也被称为戟,只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戟一般是短柄款式,后面有些人加长握柄,成了一种冷门的兵器,使得最好的便是东汉末年的吕布。
戟还有另一种款式,等秦国发达起来之后,负责守卫宫城的精锐,他们列装了一种长柄且有三个戈部件的武器,一样被称呼为戟。
楼氏的披甲士兵在己方的左翼,交战不久之后将楚军右翼打得连连后退。
整条前沿战线开始扭曲,下军的左翼在楼氏披甲士兵的猛烈攻势下不断向前,楚军的战线肯定是往后退,渐渐影响到了战线靠中的其余楚军队形。
位处下军右翼的魏氏披甲部队,他们大多身穿皮甲,少部分穿了木甲或是布甲。
魏氏不像楼氏,楼氏将“羡”武装起来,平时也会召集起来进行训练;魏氏的披甲人员不是“羡”,他们是家族内部的“士”和“徒”,从武器到护具都是自己想办法搞到,武器还能大体上相同,甲胄的款式或好、坏可就各凭手段了。
在冷兵器时代,身上有没有护具是两种不同的情况。
身穿靠谱护具的人,他们中了数十箭都还能够继续酣战不休,近战因为有护具不容易受到致命伤。
没有穿护具的人?躯干中箭就会立刻失去战斗力,近战的时候也必然心理负担更大,一定要小心翼翼避免被兵器击中。
晋军左翼的楼氏所部逼迫楚军右翼不断后退,沿途留下了众多的伤患与尸体。
约是半刻钟左右,晋军右翼的魏氏所部也逼得楚军左翼步步后退。
身在战场之外的人,他们看到第一线交战的态度在开战不足两刻钟后出现新变化,讲实话就是再次惊讶到了。
“楼氏那么能打?”郤锜不是感到难以置信,只是难免纳闷而已。
郤至笑呵呵地说道:“令很清楚这一次交战意味着什么,怎么可能不派出精锐打头阵。小股部队突破,大股部队顺势而上,挺正常的发展。”
他们都清楚一点,楚国的左军主将是令尹子重,编制下的部队再稀烂也差不到哪去,下军能够在左右两翼逼得楚军不断后退,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