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阵前的“致师”从斗嘴到武斗,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不说子重已经一大把年纪,他年轻的时候也不是以武勇而着称,怎么可能打得过楼令呢?
“不上前,会显得不尊重晋国,我在国内也要混不下去。”子重知道不尊重晋国属于次要,被楚人认为胆小如鼠才是大事。
最终,子重只能硬着头皮吩咐驭手驱车向前。
不久之后,即将交战的两军主将,他们的战车相距约五米停下。
“代寡君问候楚君。”
“代我王问候晋侯。”
贵族相当要脸的时代,少不了一些面门功夫。
楼令刚才就能够看得出子重露怯,行礼问候后就手持弓箭,给予子重更大的心理压力。
子重自楼令手持弓箭就全身紧绷,关注力大部分在楼令手中的那张弓上面,一时间忘记抓住主动权。
结果是什么?
楼令一顿言语输出。
仅是从场面来看,注意力错了方向的子重被说得哑口无言。
“楚卿?”楼令演了一会的单口相声,该输出已经输出,唤了子重一声,问道:“可要阵前演武?”
子重回过神来,猛摇头说道:“这就免了!”
楼令面向楚军,大声喊道:“楚国令尹拒绝阵前致师!”
出战的晋军爆发出欢呼声。
楚军那边出现了哗然声。
就问子重拒绝武将单挑,到底是不是一件事实吧?
至于身强体壮的楼令邀请老迈的子重进行武将单挑,是不是属于欺负老弱病残,上了战场还讲究这个?!
无论是不是老弱病残,只要是自愿上了战场,一律自认生死有命了。
子重知道不能任由楼令打击己方士气,昂天大喊:“欺我老无力啊!!!”
晋军那边出现了嘘声。
楚军听过后,倒是安静了下来。
那一句话喊完,子重下车,所在战车组成员,牵马以及扛起战车完成调头,全员上车回去本阵。
子重等人看上去行色匆匆,仿佛再慢一些就回不去了。
相反,楼令等人显得不慌不忙。
楼令甚至在两军将士的注视下,上演了单人扛车的壮举,引得晋军又是欢呼声连连,楚军阵中出现了哗然动静。
当前的战车没有标准吨位,一般在两百斤以上。
能够个人扛起战车的人在当代不多,可以做到的人多少有一些,只是仍然被视为壮举。
一个军团的主将可以做到单人扛起战车调头,无疑能够激励己方将士的士气。
事实上,军中有一员猛将的话,古往今来都可以起到激励己方士气的作用,使得参战部队的人员勇气倍增,震慑得敌军心中变得胆怯。
勇气这种东西,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显得很重要,作为战士绝对不能缺少勇气。
有足够的勇气,十分的力气可以发挥出十二分。
一旦失去了勇气,十分的力气能使出六分都算多,更恶劣的情况是遇敌转身就逃。
楼令回到本阵,对号手以及旗手下令。
号手指的是敲响战鼓的人手。
旗手当然是手持旗帜的人了。
必须说的事情是,全军上下也就旗手手持布面旗帜,他们通常是站在高处,使用手中的旗帜来对某支部队下达主将的命令。
子重回到本阵在做同样的事情。
晋军与楚军的战鼓声先后被擂响,旷野再一次出现回荡的鼓声。
出击的命令被下达,两支军队先后向前推进,战车的速度不快,步兵迈步的频率相对要快一些。
郤锜和郤至相约在一个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