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氏众人的嚣张跋扈,底蕴来自哪里?不正是郤氏足够强大嘛。
而郤氏的强大可不止是封地、人口或资源多,主要还是私军很能打。
这么说吧,先氏覆灭之后,属于先氏的“大夫”、“士”和“徒”大半被郤氏得了去,使得本就能打的郤氏私军变得更能打了。
“楚军的‘前茅’完了。”楼令心想。
战场之上,郤至已经率队出击,他们像是尖刀那般将楚军的第一“彻”从中间切开,随后配合友军夹击被分割的楚军左翼。
现在,战场已经变成两个局部,前面是情况危急的楚军第一“彻”,后面则是被阻击的楚军第二“彻”,很快就要出现第三个局部战场。
那是郤犨带着一个“师”的晋军正在从左翼迂回,不管楚军愿不愿意都要分兵前往阻拦,可不就有了第三个交战地点了吗?
“什么玩意?”士匄说的是子革派出蛮人去阻击郤犨所部。
蛮人啊,他们作战只会嘴巴里“waaaaaagh”迈开脚丫子往前冲,根本并不知道军阵是什么,确确实实也不懂该怎么冲击敌人军阵的薄弱处。
楼令能够想象得到郤犨一定气坏了。
郤犨会生气的理由太简单,认为子革派遣蛮人阻击己方是一种侮辱。
形成三个交战局部之后,战局再出现变化,一定是某个局部分出了胜负。
以楼令的军事素养,认为子革没有开辟新局面,接下来就是被己方的新军压着打,直至当天傍晚再各自收兵了。
“回去罢?”楼令该看的已经看了,大体上了解楚军的战法。
士匄却是说道:“中军尉可愿意一块聊聊?”
魏颗特地看了看士匄,见士匄只是回看一眼不发出邀请,识趣地带人走到一旁。
楼令猜测士匄想聊什么,想了想没有找到答案。
“中军尉以为这一次打赢,楚人会屈服吗?”士匄应该是在说晋国必须有外敌这么一件事。
其实,楼令赞同“国无外敌恒亡”这一项说法。
只不过,楼令知道范氏不想一再发动大战的核心原因。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范氏膨胀太迅速,吃下赤狄偌大的地盘与人口,过去了十来年还没有完全消化。
那么就是,范国内部不稳,每一次征调大军出征都让范氏变得非常脆弱。
讲真话,若范氏真的是为国为民才反对对外征战,反倒要让楼令感到诧异万分。
毕竟,当前可是春秋中期,不存在什么家国情怀呢。
楼令非常认真地说道:“恐怕杀入楚国,攻克‘郢’城都未必会让楚人屈服。”
迫使楚国屈服可以办到。这种屈服是楚国高层的屈服,不代表所有楚人屈服。
楼令再怎么不了解春秋时期的时期,他是知道吴军攻克楚国都城,一度让楚国亡国的历史片段。
那一次是秦国发兵救援楚国没错,楚国再一次复国却是楚人自己的努力。
“令大夫也这么认为吗?”士匄知道不应该高兴,可就是控制不住。
楼令先愕然,随后说道:“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够阻止的。我们不南下,楚军会北上。郑国还是会一再降而复叛。”
这里,楼令其实提到了关键。
郑国对晋国或楚国来说都是缓冲区,同时晋国和楚国也想牢牢控制郑国,搞得夹在中间的郑国一再投降当了老牌投降国。
所以了,郑国一天不坚定追随晋国,只会迫使晋国一再出兵。
士匄起先没有听懂,等回到自己的军帐才一拍大腿:“原来令大夫是这个意思!”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