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些地势险恶的地形,猛将的发挥空间其实更大。
只不过,晋军与楚军的交战地形便是那般,楼令只会根据正在发生的交战模式对楼小白进行现场教学,日后会有机会讲其它地形的应对要素。
正在交战的两军后方,越来越多的部队开抵战场附近,由于双方的军队规模很大,行军期间泛起的尘土简直就是遮云蔽日。
“中军尉,中军将召唤您。”有人过来传达。
楼令也就带着楼小白返回。
等楼令过来的时候,现场已经有楚国的代表在了。
“……,贵方愿不愿意暂时停下交战?”楚国使者之前应该讲了不少话,楼令来时听到了最后一句。
刚才,栾书告诉楚国的使者,之所以打起来绝不是某一方刻意,也问楚国使者楚军是不是遭遇到了伏击性质的袭击。
楚国使者的答案是,两军仓促间碰上,很难说为什么会打起来,只是确认楚军确实没有遭遇到晋军的偷袭。
有了上述达成共识,代表晋军与楚军仍然愿意遵从原有的交战守则。这点的确认,对双方来讲都显得非常重要。
栾书假意询问同僚的意见,随后告诉楚国使者,说道:“既然贵方请求,我方自然应允。”
这种说法就是占语言上的便宜,等楚国使者回去通禀,想来听后的楚国君臣会感到无比窝火吧。
在两支军队的统帅达成共识之后,交战逐渐停止之下,幸存的两军将士各自后撤。
不一会儿,晋军这边一批辅兵出现在交战场地,寻找活着的敌我将士,再收拾遗留在战场上的战车、兵器等等。
晋军的辅兵前去没有多久,楚国那边一样有人抵达交战遗址,两边的人没有爆发冲突,后面还分别转交找到的对方伤员。
等楚国使者离开,晋君寿曼召唤了一个叫苗贲皇的人。
这个苗贲皇是楚国斗氏的后裔,他的父亲斗椒担任过楚国的令尹。
令尹就是楚国的执政。
而斗氏是因为叛乱失败,家族子弟分别逃亡,很多族人逃到了晋国。
说起来很奇怪,晋国或是楚国政治斗争失败的人,他们总是会往对方的国家寻求庇护,一般请求会得到允许。
“刚才奋力冲杀的是谁?看旌旗,像是潘氏。”苗贲皇还以为要问什么,原来是询问刚才表现突出的那一支楚军。
其实,晋国君臣都会刻意研究楚国那些很能打的家族,辨认旌旗属于必修课之一。
晋君寿曼召唤苗贲皇过来,肯定不是只为了问那么一件事情。
“你愿意抵近了看看,辨认楚国都有哪些家族北上吗?”晋君寿曼问道。
逃亡到晋国或是楚国的人,他们原先是晋国或楚国的贵族,晋君或楚君一定会划出一块地盘赐予,并且承认对方的爵位在本国有效。
给予那样的待遇,互相维持体面之外,目的之一就是让逃亡的贵族透露出更多的情报。
苗贲皇怎么拒绝?只能答应下来。
晋君寿曼等苗贲皇出去,看向栾书,说道:“中军将委托的事情,寡人已经照办了。”
这话说得,像极了晋君寿曼受到栾书胁迫似得。
栾书皱起了眉头,说道:“君上,臣等精诚协力为君上效力。君上不为了国家,也要为自己,何必这般呢?”
“寡人看气氛严肃,缓和缓和而已。”晋君寿曼说完还“哈哈哈”大笑起来。
没有人跟着晋君寿曼一起发笑,要么就是面无表情看着,不然就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晋君寿曼看到这样的场面,闷声说道:“寡人连开玩笑都不行了?”
没有人觉得晋君寿曼是在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