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史无前例的规模(3 / 4)

为护身符,其余人哪怕一看就学会怎么制作,可不是说仿制就仿制。真的这样干的人,他会遭到贵族自发性的制裁。

一旦有谁不怕被制裁,就是想要仿制?那当然是以武力来说话了。

公孙桥如开了这一个歪头,其余人开口提起的话题也就彻底歪了。

他们不问军情,提到的大多与当前战事无关,歪到后面聊起了风花雪月。

“令大夫。”曹爽来到楼令身侧低低招呼了一声,等楼令看过来才说道:“寡君交代,一定要有冲锋陷阵的机会。”

曹爽说的“寡君”自然是曹君庐了。

“这……”楼令满脸诧异,说道:“我们对战的可是狄人,还有拿自己当蛮夷的秦人。”

曹爽一脸无奈地说道:“寡君是那样说的。”

狄人可不会管对面是不是一国之君,会遵守“王对王、将对将、兵对兵”的规则,更不会因为某人是什么身份只俘虏不杀死。

楼令知道曹爽也就是代为传话,开口说道:“我会谒见曹君,向其陈述利害关系。”

一国之君亲自冲锋陷阵?诸夏的国君很少会这样玩了。

楼令并不了解曹君庐是什么样的人,哪怕曹国是一个小国,但凡曹君庐出现什么意外,作为实际指挥作战的指挥官还能落得个好?

大帐内的话题早就歪得不像话。

讲实话,楼令不知道来参加会议的列国之人,他们到底是信心百倍不当一回事,或者是一直这样的风格,心里不免要看低了许多。

作为上位者,平时再怎么荒淫无度都是自己的事情,爆发战争敢拿即将发生的交战不当一回事,危害到的不止是军队的安危,可以说祸及国家将成为必然。

“诸位。”楼令轻看了众人,提出一个要求,说道:“我会派遣人到你们身边担任辅佐。”

小国的人没什么意见,反正他们最多几千人,少的几百人,无法堪当什么大任。

齐国、卫国、郑国、鲁国这四个国家的代表,看他们的脸色分明是拒绝的。

“主要是方便及时沟通,免得沟通不及时出现疏漏。”楼令又不是晋国的一国之君,没有资格派去监军。

那些楼氏的人去各处,他们最为重要的责任是盯紧列国的指挥官,不是要求他们必须如楼令的命令行事,怕的就是楼令不知道谁擅自主张做了什么,搞到后面因为某人擅自主张搞得满盘皆输。

因为楼令的那个说法,哪怕有人仍旧心里拒绝,只能答应下来。

后面,来自列国的人退去。

楼令召唤了楼氏的一批年轻人过来,告知他们将有什么样的任务,最后说道:“不发生什么事情,你们有机会学到一支偏师的主官该做什么。如果真的有意外发生,你们不用直接进行阻止,应该做的事情是尽管让我获知。”

继续阅读

一帮人大声应:“唯!”

当天,楼令谒见晋君寿曼,随后又分别见了那些卿大夫进行请辞。

话说,楼令要去哪?

一场战争,排除掉规模太小的因素,它不可能只在一个地方交战。

这一次,两个阵营的参战部队,合起来超过三十万。

那可是三十万的参战部队,别说还有其余非直接参战的随行人员,光是扎营的占地范围,知道会有多广吗?

拿晋军当例子,一个军团各自有属于他们的一片营区,三个军团光驻营就分布了十五里以上的跨度。

晋国阵营这边还有那么多盟友,兵力少的诸侯依附在晋军边上扎营,自认为兵力足够的诸侯则是自己选了一片地方驻营。

那么一搞,以晋国为首的联军,他们最东边的营寨距离最西边的营寨超过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