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发生了什么事(2 / 3)

被逼急了,楚国不是没有不当人的时候。

翌日,郤至带着不到百人就出发前去楚军营寨了。

这一件事情,晋人并没有事先与吴人提及。

郤至要去见子反,见面的地方会是在楚军营寨,有必要跟吴人说吗?讲实话就是:有!

然而,郤至并没有派人知会吴国一方,其余人知道是为了什么。

“这样……,有点不好。”刑巫臣其实反对郤至接受子反的邀请,更认为一旦被吴国知道郤至受邀过去必定产生误会。

楼令说道:“我们做事,不用考虑谁的感受。”

“这……”刑巫臣直接无话可说。

倒不是因为刑巫臣从楚国逃亡到晋国,认为自己是个外人才存在顾虑。

刑巫臣清楚强国必然要有个强国的样子,其中包括“自我”这一条。

不提晋国使节团在吴国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

如果郤至请示吴国,成了什么?

“令大夫。”刑巫臣等楼令目光与自己形成对视,诚恳地说道:“晋国需要吴国。”

楼令颔首,只是说道:“让吴国来求吧。”

刑巫臣再次自闭了。

晋国与吴国要不要合作这件事情上,提议者是刑巫臣,也是他一直在奔走。

因此,晋国那边对吴国君臣最了解的人,没有意外就是刑巫臣了。

对于晋国扶持吴国变成一头热这种发展方向,刑巫臣比谁都要感到发懵,同时清楚是因为怎么回事。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无非就是吴国君臣自视甚高,再加上刑巫臣的表现让吴国君臣认为是晋国需要吴国,不是吴国多么需要晋国。

搞成现在这般模样,无疑刑巫臣要负很大的责任,只是他绝对不会认。

楼令不知道历史上晋国扶持吴国获得了什么回报,只知道到夫差时代,吴国一度成为晋国最大的对手。

当然了,尽管楼令预知了结果,他不会去刻意破坏什么。

毕竟,每一段时间的局势都不一样,进行战略部署与执行的当代人,他们最多负责谋划三代人之内的事情,时间再久就是子孙不争气所导致的咎由自取了。

以楼令的看法,晋国确实有必要扶持吴国,只是吴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需要从实力的地位出发来跟晋国相处。

反正吧,晋国要帮助吴国,不能是晋国去求着吴国,人都少有那么贱,何况是一个国家。

刑巫臣彻底麻了,他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位,很多事情都要重新展开。

“我听闻狐庸成为吴君的‘行人’了?”楼令比较突然的问了这一个问题。

刑巫臣怔怔地看着楼令,能够看出有点慌。

那个“行人”是什么?反正不是游走在路上的人,它是吴国很特别的一个官职,理解为国君近臣就可以了。

由于一些事情,刑巫臣几乎是当代名声最差的人,并且没有之一。

那是刑巫臣疯狂迷恋夏姬,不止在楚国期间搞了不少事情,最后还闹得家族被屠杀。

在这个所有人都视宗族比自己性命重要的时代,刑巫臣为了夏姬干过那么多糊涂事,乃至于连累家族被灭。

仅仅是连累家族被灭,还是因为女人所导致,其实就能够想象得到刑巫臣会有怎么样的名声。

也就是刑巫臣后面在晋国和吴国又干了一些事业,幸好晋国和吴国又掌握了一些“历史评价”的权力,要不然刑巫臣绝对要遗臭万年了。

另一位叫登徒子的人,真实历史上真没有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由于一篇《登徒子好色赋》就成了好色的代名词,就问到底冤不冤。

其实,真要用谁来对好色进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