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殿州惊涛 125、论兵(3 / 6)

忽然又想到刘奇的《殿州案录》还没有看完。又赶紧看完。

刘奇的文笔不错,故事也叙述得一波三折,环环相扣。苏澜划了几处不妥当的地方。复印后,也要把原件一并送到京城。

果然,第二天,任啸、宫赤、田明都来了。他们都是北方大汉,身强力壮,沉着干练。其中任啸的左眼带着一个皮套子遮掩。苏澜就安排他们跟费亮、苏屯一起学习。

苏澜这几日都陪着童野、卞旻上山下山,仔细勘探两个山头的地理状况。她还去府衙给山头办了过户手续,包括自己在下李厝买的两个山头。

在办理过户时,苏澜发现了之前陶敏审理李旺案件时,京城侯府写的那张盖了京城永昌侯府老侯夫人、侯爷和侯夫人的印章的资料,上面写着“日出西方东边落,高山无棱水无波。头穿鞋子脚戴帽,父为子来孙为宗。”意思是绝对不许苏澜和苏源姐弟认祖归宗!

苏澜既感到屈辱,也激起了自己的斗志。她跟刘希打了招呼,将所有审案资料全部拿回来复印,尤其那份有印章的诗。在空间里彩色复印了N张。又把所有原件还给了刘希。

刘希安慰道:“澜儿不要搭理这帮杂碎。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

苏澜道:“姨父,大道理我都明白。可是侯府给我们的伤害,我会刻骨铭心!”

因为全老爷子过寿,小公子周岁抓周,苏澜自然要准备礼物。她这几日也在空间用数码缝纫机赶制了一些绣品。既快,又漂亮。

当然,这几天,苏澜都在忙着做蛋糕。前世她经常做给爸爸吃。现在做,除了厨具和材料不趁手之外,其他的没有什么,反正她有空间作弊。外面做的这些都是障眼法,实际上在空间里,她可以用现代的厨具来完成。

不过,在没有烘焙炉或烤箱的情况下,如何用铁锅和柴火来制作蛋糕,确实是个挑战,浪费了她好多精力。不过,她也乐此不疲。

当然是先从小蛋糕做起。鸡蛋,白糖,黄油、低筋面粉、牛奶。各种材料的配比,都是耳熟能详的。制作的过程中,除了手打蛋清、黄油累得手臂酸软以外,主要就是掌握火候。一会大火,一会小火;一会转锅,一会儿离开火。反复试验多次,终于做出来了。

继续阅读

小的做好了,自然就挑战做大的。慢慢地,从简单的蛋糕,到抹上奶油,再到抹上水果,再到雕花塑形,蛋糕越来越好看,越来越好吃。好好地满足了一把一家人,还有童野、卞旻、珠儿等人的口腹之欲。至于常乐和甘甜就不必说了,他们除了经常承担手打蛋清和黄油的任务,一半的蛋糕也是他们负责吃掉的。

苏澜很有成就感。她自然把制作方法、注意事项都记录成册。

有一天,童野在看了册子后,激动得不能自已,提出要买她的方子,想在京城开一家蛋糕店。苏澜道:“方子不卖,合伙开店!”童野就称她是财迷。

这期间,她也把土豆种植中关于土地、肥料等要求都写了下来。比如选择质地疏松,肥力中等,排灌方便的土地;要求精细整地,深耕高畦,早施基肥,多施农家肥等。

苏澜将册子交给刘希。刘希喜不自禁,评价道:“很详细,很有指导价值。”然后交给李福、李禄,嘱咐他们保管好册子,因为这可有关大成的国运。还和苏澜一起,多次到现场查看选地、整地、施肥的情况。

终于,正月二十八日晚上,苏瑞尚带回好消息:“明日无息就带那些人去回凤楼分店。”

恰好,自家的房子和罕岩思家的房子瓦都快盖好了,苏澜必须弄一些东西出来。再说,为了京城的店铺和云南采玉,她也必须去一趟汉马那里。几件事情凑在一起,所以也是恰逢其时。

第二日,正月二十九日一大早。苏澜连早饭都没有吃,带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