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阿弥陀经》,行树罗网,出微妙音,传遍四野。
张须陀,列的是方阵。
所谓“方阵”,即由步、车、骑三部组成。
战时,步与车交错,将抬着的拒马鹿角半插入地,构成方阵。
骑兵,位于方阵中央。
方阵,四面外拒,乃是大隋抵御突厥的常规阵型,传自古法。
此阵,先以步兵击敌迎敌。
胜之,阵中骑突出追击致大胜;不胜,可保骑兵主力不失。
这是一种保存珍贵机动力量的作战方法,也是一种典型的消极防守之阵。
所谓“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者也”。
杨素生前评之,“自固之道,非取胜之方也”。
一代战神杨素,是极力反对这种阵法的。
张须陀,却依然采取此阵,可见其对索水之畔的瓦岗军很是重视。
毕竟,这些衣衫不整的反贼,其人数可是一点不少。
五十多岁的老张,可见行军之谨慎。
瓦岗军,却是锥形阵。
这却是徐世积的杰作!
徐世积,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本为曹州离孤。
隋朝末年,迁居到滑州卫南县,家境富豪阔绰,僮仆如云,积栗数千钟。
小徐的老爹老徐徐盖,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声名很好。
加入瓦岗之前,小徐才十七岁。
但十七岁的小徐,虽然年轻,却自幼熟读兵书,对于排兵布阵很有天赋。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据说,在他十岁的时候,被其父解救的一位背着大酒葫芦的乞丐看重,于是秘传了某个派的兵法武功。
因为感觉天下已乱,于是就近钻入瓦岗寨做了响马。
其父,也不为己甚。
锥形阵,又叫牡阵。
就是前锋如锥形的战斗阵形,是一种大中华最古老的阵法之一。
此阵,前锋如锥尖锐迅速,两翼锋利有力。
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打开缺口,插入敌阵,进行突破。
两翼,紧跟其后,利用其翼刃,割裂敌阵开口面,扩大战果。
前锐后重,犹如重剑,若合高地而下,势不可挡。
这,是一种异常强调强力进攻突破的攻击阵型。
非有勇悍无比的将领、锐如钢刀的攻击型部队,而无法使用。
瓦岗军,现在既不缺马,也不缺悍将。
这尖峰,用的是瓦岗寨坐第二把交椅的殇!
殇,本来到这个位置,根本不需要他来冲锋陷阵。
但是,今天这锐锋,他是非出来不可。
因为,瓦岗寨现在人才济济,猛将如云,自己吃老本,可不一定能保住二当家的位置。
不是他不会耍心眼、斗智谋,而是因为在这土匪窝中混,靠的还是实力。
今天,他就是要将自己的四千五百余人,变成锐锋给大家看看,什么叫正规军作战。
是的,那些从辽东投来的人,指名道姓要加入殇的旗下,因为殇的威名据说在大东北非常响亮!
翟让自然是无可无不可,他也不希望自己的二当家的实力,被新来的头领们盖过。
战力虽强,可人数太少啊!
于是,本来还是两千来人的殇部,增加到四千五百。
即使是四千五,也在如今瓦岗寨近十五万的大军中,还是太单薄!
好在这殇部,都是清一色的强悍骑兵。
经过这四五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