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元日大朝会(4 / 5)

且隋 玄武季 2858 字 4个月前

然后,还要给祖宗们、天神地祖们?酌献礼、上供祭品。

好在现在广皇帝上头没有老人家,否则还得转移到老人们住的地方,行祝贺礼。

尽管如此,等他回到寝宫,仁寿殿内还得受皇后、皇太孙、皇子、公主、郡夫人、内官等诸?的祝贺。

也就是说,女士为先,皇室为先。

像阿布家的女眷们,和所有有品阶的贵妇们,在此之前已经在仁寿宫先行拜过皇帝了!

行完这一出,广皇帝才能转驾来到含元殿西配殿,稍作休息。

等到这第三编钟声响起,他才又乘坐五色銮驾,进入含元殿正殿登上御座。

皇太孙杨侑,也不得闲!

作为大隋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他要起得更早。

先要带着仪仗卤簿至内廷,向皇帝、皇后,讫贺礼。

然后又陪同皇帝、皇后等皇室贵戚,向祖庙、神庙祭拜、献礼。

如此,再在仁寿宫接受众贵妇的拜贺等。

这个环节做完,他就要提前赶回含元殿就位,那时候群官客使们也同时进入含元殿就位。

所以,朝会、大祭、册封、丧礼等大礼议,皇族的日子一点都不好过!

曾经的历史上,就有好几个皇子、皇帝,因为不堪大礼议的重负,累倒而崩!

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蜀汉刘备,明成祖朱棣,雍正皇帝胤禛!

哈哈!

据传,除了这些皇帝日常勤奋案牍之外,最后发病的导火索,都是一项最为艰巨任务——大朝会、大礼仪!

广皇帝登上御座,《太和之乐》止。

舒和之乐,奏起。

典仪呼:

“再拜!”

赞者们像传声筒一样,用抑扬顿挫、非常清晰的声音,向大殿四周通传。

皇亲国戚、文武百官,诸蕃使节们,推山倒玉,全部行跪拜大礼。

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四个大朝会环节。

第一个环节,进表,上表。

这也是百官最重要的表演机会,年中述职——上计。

《周礼·天官》曰:

“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每到年终,就命各级官吏阐述地方治理上的优点、缺点,接受上级大会的考核。

每隔三年,对官吏的政绩进行一次全面考核,然后国君根据情况对百官进行赏罚。

各级主管在正元大朝会的上计,就是全面汇报,其汇报重点在于各种财政资料的汇总。

这种汇报,也就是表的基础,就是所谓上计。

典仪高呼:

“奏诸郡表!”

赞者通传。

……

按照提前约好的顺序,其中一个大佬便会退出班列,先向皇帝行大礼,然后起身。

有的,对着笏板说,象牙的,竹木的,玉的很少(王候才有)。

有的,直接拿出准备的好的卷册,展开来大声朗读。

这些东西,都是提前交给政事堂备过案、核阅过的。

字词章句,都要有所推敲。

决不能乱说,也不能不说,更不能随口胡说。

比如,来个没有文底的即兴演说或汇报,那是绝对绝对不行!

照本宣科,一一上计,就是这么来的。

那种妄想通过临场发挥、或者凭借超常记忆法,来个脱稿的,那是找死!

估计还没说完,就被执金吾打昏在地,拖进天牢。

所以,即使你再惊才绝艳、能力出众,大朝会上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