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宴饮遥指杏花村(3 / 5)

且隋 玄武季 2642 字 4个月前

这支部队。

当然了,阿布也说服政事堂、皇帝,让民部足额补齐了李家父子这一阶段为这支力量付出的巨量钱财。

吃相,不能太难看,毕竟人家都是为公!

广皇帝最后也准了。

想想也是,现在还不是和他大表哥撕破脸的时候!

太原郡的事,实在还得他坐镇啊!

大隋,现在是武将多,而能牧民的官,缺啊!

这十万人,全部入驻了汾州城外新立的大营。

左右折冲郎将、果毅郎将六人,是兵部上报人员名单后,由广皇帝亲自挑选的。

左骁卫府左折冲郎将,是沈光。

沈光,字总持,吴兴人。

少时骁勇敏捷,善于赛马,是大兴城中的混混第一流人物。

其父沈君道,曾担任汉王杨谅的府掾,后因杨谅谋反失败而受牵连,除职为民。

所以刚搬到大兴时,沈光家中非常贫穷,其父兄皆以替人抄书糊口。

可这沈光,是个放荡不羁的风流人物,最喜结交豪侠勇猛之士,并很快就成了长安城中的游侠浪荡子的头。

借此,他也有了一些进项,恰好能能够借之赡养父母、接济兄长。

据说,当初大兴城兴建禅定寺时,高达十余丈的幡竿绳索断裂无人能接。

不想这沈光,口衔绳索,三下五除二就爬上去把绳索系上了,然后腾空而下以手拒地,倒行几十步而无恙。

时人,便称他为肉飞仙。

广皇帝去年二征高句丽,征天下骁勇善战之人,沈光也报名参加了。

比试中,他成了几万人中的第一人。

在高句丽数次攻城之战中,沈光总是冲杀在最前面,最擅长跳荡冲城,异常骁勇。

特别是那纥升骨城一战,让最为闪耀的沈光给阵前观战的广皇帝,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以后,这家伙就发了!

不仅被当日任命为朝请大夫,赏赐宝刀、良马,还从此经常跟随在广皇帝身边随行。

就像,当初的麦铁杖!

这次,广皇帝亲点沈光,担任骁果军左骁卫府左折冲郎将。

至于右骁卫府右折冲郎将,是王辨。

王辨,字警略,冯翊郡蒲城县人,是清河郡守王训的孙子。

不像阿布、沈光等人,他是一位积年老将,现在都五十一岁了。

他少习兵书,尤善骑射,慷慨有大志,在周时便以军功授帅都督。

文皇帝时,历任大都督、车骑将军。

杨谅之作乱的时候,跟随杨素讨伐平灭叛乱有功,赐爵武宁县男,邑三百户。

三年后,又任尚舍奉御。

又跟随广皇帝西征吐谷浑后,便官拜朝请大夫,算是和沈光一个官职级别。

呵呵!

又过两年,转任鹰扬郎将。

去年东征高句丽后,以功加封通议大夫,后拜武贲郎将,正四品。

先前,是和王世充一道,在南方剿匪。

现在,又成为新立骁果军右骁卫府右折冲郎将,急调来北,品级不变。

至于其余高阶武官,就不再悉数。

但中下阶将官之中,阿布不声不响,就悄悄的加入了自己不少私货。

如麦梦才的三弟麦季才,虽然是正议大夫,但是个无实职的四品下文散官,这次一下子就被操作进入骁果军左骁卫府中,担任了果毅左郎将。

当年跟着来护儿东征、后来又跟着张须陀剿匪的秦琼,在进入骁果军右骁卫府中后,担任了果毅中郎将。

而跟着樊子盖抵挡杨玄感叛军,在与杨玄纵对战中一箭射杀杨玄纵立首功的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