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何以改变世界?(3 / 4)

且隋 玄武季 2545 字 4个月前

杓,投之以地,其祗指南” 。

《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

《晋书·马隆传》记载:“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锤,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

汉代初期,已有玳瑁、琥珀经摩擦吸引轻小物体的记载,晋朝有“今人梳头、解着衣,有随梳解者,有光者,也有喧声”的记叙。

《三国志·吴书》记载:“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

《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晋代张华,记录了用梳子梳理头发和解脱丝绸毛制衣服时的起电现象,他看到静电火花,听到放电的噼啪声。

……

至于地磁和极光,在以往的史书、特别是历朝的天文部门的记载中,那就更多了!

……

但是,很可惜,对于这些现象之后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太少了!

华夏的先人们,似乎总是徘徊在电学的大门口,未能真正登堂入室!

那世界各国的人,对电的认识呢?

希腊七贤中的泰勒斯,观察到了人们通过摩擦琥珀吸引羽毛、用磁铁矿石吸引铁片的现象,对其原因进行过一番思考。

他的解释,是“万物皆有灵。磁吸铁,故磁有灵。”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一时期,华夏对于电和磁的认识、积累和利用,无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于是,在一个很合适的时间里,阿布让一个对电很感兴趣的小伙子——黄沾雷,一个狂热的求仙者,做了两个实验。

一个,是用带铁线的风筝,证明雷电不仅也是电,还是可以流动的。

感官认识的雷电,会让人会感到瞬间麻木,头发还会炸起,衣服还会碎裂,面目还会变黑。

另一个,就是让大难不死的黄沾雷,用实验证明电是可以存储。

摩擦过的玻璃棒,插进装水的玻璃瓶中,然后用手触碰玻璃瓶,让他感受到同样的麻木。

对,阿布借用的,就是富兰克林和雷顿大学缪森布鲁克的那两个着名实验。

然后,就是普遍的科学验证。

用群举试错的方法,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进行电性实验和记录。

证明哪些东西在摩擦之后电性强;哪些东西在摩擦之后电性弱。

于是,所有物质中,金属脱颖而出,并且强弱不同,有了具体的排列。

同时终于以用实验证明,原来老祖宗在高大的建筑上竖立铁棒,并用铁线导入地下,原来是为了避雷!

这就是要将天空中巨大的电流,引导进入大地。

其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房屋受到雷电的轰击而引起大火。

这时候,一个更有趣的实验,在偶然中产生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是那个大胆狂徒黄沾雷!

为了抵抗无比难受、但威力巨大的云层电流,他竟然想出了一个惊人办法。

就是实验时,身穿一套从头到脚用铜线编制的盔甲网衣。

为什么呢?

因为很不幸,自从有了他那个着名的侥幸成功实验,已经有不少雷电爱好者,已经被雷电“带走”了!

然而,这一次呢?

强大的闪烁着刺目光芒的电束,顺着风筝下的铁线,一路而下,然后……钻入地中,不见了!

黄沾雷毫发无伤!

他成功了!

很快,黄沾雷衣演化出无数种,人们再也不怕在雷鸣闪电中被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