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有点帅,有点脱俗。
程知节,乃典型的山东大汉,看着儒雅,却是身高臂长,很具阳刚之美。
“程兄,在下柳城都尉、建节尉杨子布,幸会!”
说完,阿布来了个江湖气十足的抱拳礼。
程知节一看这青年的礼节架势,便知道对方不仅充满善意,而且全以江湖规矩相见。
于是,他后退一步,肃容并步而立,头正身直,目视对方。
然后左手在上,四指并拢伸直成掌,大拇指屈拢于掌内;右手在下,右手握住成拳状,拇指在外,拳眼向内,斜对胸窝;左掌心掩贴在右拳面上,左指尖与下颏平齐。
接着,双手微微晃动三次,道:
“久仰,久仰。在下济州东阿程义贞,请杨都尉多多指教!”
久仰个屁!
指教个屁!
两个人都是千年不识的厮杀汉,这才是人生第一面呢!
可古时候的江湖见面,就是这个套路。
“客气了。谈不上指教。”
“就是久闻程兄大名,很得当地乡民的爱戴认可,所以见猎心喜,这就过来寻你说说话。”
“请!”
“杨都尉客气,请!”
程知节也不扭捏,既然对方不以官身,是江湖儿女名义相见,那就按照江湖的规矩走就行了。
于是,他便大方地随阿布走进精舍。
古代的精舍,大多指高僧大德修行的地方。
大可为一居一室,可容一两三人修行;大可为一寺一观,可容成千上万信徒参悟。
程知节跨入精舍之门,便觉一股檀香气味扑入鼻中,立时让忐忑之心变得平稳。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听到一声佛号,程知节连忙闻声望去。
便见精舍内左首蒲团之上,坐着一位白须白眉、宝相庄严的大和尚,正温和平静的看着自己。
当和大和尚的目光对视的刹那,程知节感觉中心犹如进入了一缕阳光,舒服喜悦。
“见过觉醒法师!”
这次,程知节行的却是天揖礼。
只见他恭恭敬敬地站好,双手合抱,状如抱鼓,手心向内,双手交叉高举,与额头相齐,弯腰近乎九十度。
天辑礼,是要比叉手礼更高一个段位的礼节,一般是向长辈行施。
而叉手礼,一般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仪,以示尊敬之意。
“施主,不必多礼。要见你之人,便是你面前之人,且随意!”
觉醒法师微笑着示意道。
果然。
“义贞兄,请!”
阿布指着旁边的一个蒲团说道。
“子布兄请!”
程知节是既来之则安之,便在大和尚的右手坐下。
而阿布契郎,也在觉醒法师的左手坐下。
“喝什么茶?”
“在下什么茶都喝得,多谢!”
“好,那我就替你做主,喝一回孙神医的白毛银露梅,我们粟末地叫它药王茶!”
说着,阿布便给程知节倒上,并捧起递给程知节。
程知节连忙双手接过,却没有马上就喝,而是双手捧着,递给觉醒和尚。
觉醒和尚点点头,却是捉起自己的那只茶盏,微笑道: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的已经有了,你的那只,是杨公子给你的,你就不必客气,随意些,方是洒脱相处之道!”
全是禅机啊!
大和尚将杯子与程知节双手中的杯子一碰,就像喝酒行礼一样,自顾自地喝了一口。
程知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