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励精图治待时机(1 / 2)

曹操走出书房,阳光洒在他的脸上,驱散了书房内的阴霾。

他深吸一口气,田野的气息让他感到一阵轻松。

远处,金黄的麦浪翻滚,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派丰收景象。

他信步走向田间,几个农夫正弯腰收割麦子,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

曹操走近,关切地问道:“收成如何啊?”

一个老农抬起头,黝黑的脸上满是笑容:“托丞相的福,今年风调雨顺,是个丰年!”曹操点点头,心中甚慰。

减免赋税的政策初见成效,百姓的辛勤劳作得到了回报,国家的粮仓也日渐充盈。

他望着这片丰收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希望。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而这基础,正是来自于这片土地,来自于这些辛勤劳作的百姓。

离开田间,曹操径直前往练兵场。

震天的喊杀声和兵器碰撞的铿锵声远远传来,让他精神一振。

校场上,士兵们正在操练,刀光剑影,气势如虹。

曹操登上点将台,目光如炬,扫视着每一个士兵。

他看到的是一张张坚毅的脸庞,一双双充满斗志的眼睛。

他知道,这些士兵是国家的基石,是未来征战沙场的利刃。

“将士们!”曹操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响彻整个校场,“你们是大魏的勇士,是国家的守护者!你们的肩上,扛着的是大魏的未来!”士兵们齐声呐喊,士气高昂。

曹操满意地点点头,他明白,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需要精良的装备,更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他走到一个年轻的士兵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训练辛苦吗?”

年轻的士兵挺起胸膛,大声回答:“不辛苦!为丞相效力,万死不辞!”曹操笑了他转身对身边的将领说道:“传令下去,今晚加餐,犒劳将士们!”

夜幕降临,曹操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远处闪烁的灯火,陷入了沉思。

他明白,宛城的失利只是暂时的挫折,他还有机会,还有时间。

他需要做的,就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然后再次出击,夺回属于他的一切。

“来人,”曹操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去把荀彧先生请来……”

曹操的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他坚定的面庞。

他轻轻抚过案上的竹简,思绪万千。

宛城的失利,虽然沉重,但也激发了他更加坚定的决心。

他知道,要想一雪前耻,必须从内政和军事两方面着手,同时招纳更多的贤才。

“报!”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卫快步走进书房,双膝跪地,气喘吁吁,“丞相,荀彧先生到了。”

曹操微微一笑,示意亲卫起身:“快请荀彧先生进来。”

不一会儿,荀彧被引进入书房。

荀彧步伐轻盈,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向曹操行礼,语气恭敬中带着一丝戏谑:“丞相深夜相召,不知有何要事?”

曹操亲自起身迎接,将荀彧请到案前坐下。

他端起茶盏,慢慢说道:“荀彧先生,今日与你商议的,是我们大魏的未来。”

荀彧点点头,目光炯炯:“丞相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曹操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宛城一战,我虽败北,但我并未气馁。我要重整旗鼓,招纳更多的贤才,增强国力,等待时机,再与刘备一决高下。”

荀彧听得认真,微微点头:“丞相所言极是。国家的强大,不仅在于兵力,更在于人才。如今,中原各地贤士众多,丞相何不派人前往各地,广纳贤才,充实我大魏的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