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咽了口唾沫,颤声道:“共商……共抗诸葛志,划分荆州之事。”
曹操颓然跌坐在椅子上,宛城之战的失利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挥了挥手,示意侍卫退下,独自一人在书房里踱步。
“丞相,”荀彧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担忧,“彧求见。”
“文若,进来吧。”曹操的声音有些疲惫。
荀彧推门而入,看到曹操满脸愁容,心中也感到一丝沉重。
曹操将宛城之战的经过详细地讲述了一遍,从最初的轻敌冒进,到后来的中计被围,再到最后的惨败而归,每一个细节都让荀彧感到局势的严峻。
曹操讲完后,书房里一片寂静,只有偶尔响起的更漏声,更显得气氛凝重。
“丞相不必太过忧虑,”荀彧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一股清泉流淌在燥热的大地上,“胜败乃兵家常事。”
曹操苦笑一声:“文若,此战非同小可,我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落,而诸葛志声名鹊起,如今又联合江东,我军处境堪忧啊!”
荀彧走到曹操身旁,拱手说道:“丞相,此战之败,并非将士不用命,而是丞相轻敌冒进,孤军深入,给了蜀军以逸待劳的机会。” 他的语气严肃起来,“丞相可还记得当初我劝您勿要轻敌,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曹操沉默不语,他知道荀彧说的没错,自己确实太过急于求成,以至于中了诸葛志的计谋。
荀彧顿了顿,目光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丞相……”
“丞相,诸葛志之计,环环相扣,的确高明。他利用丞相对关羽的忌惮,以及对荆州的渴望,设下诱饵,引丞相深入。此计虽妙,却并非无懈可击。丞相若能早些识破此计,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胜负犹未可知。”荀彧的声音低沉而冷静,仿佛在分析一盘棋局。
曹操眉头紧锁,他知道荀彧说的有道理,可当时自己被胜利的渴望冲昏了头脑,完全没有意识到诸葛志的计谋。
如今想来,宛城之战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陷阱,而自己却一步步踏了进去。
“丞相,更需警惕的是蜀军如今的士气。”荀彧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蜀军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士气高昂。反观我军,连番征战,将士疲惫,宛城之战的失利更是让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此消彼长之下,我军处境堪忧。”
曹操的脸色更加阴沉,他知道荀彧说的都是事实。
宛城之战的惨败,不仅损失了大量的兵马和粮草,更重要的是打击了曹军的士气,让将士们对未来的战争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文若,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曹操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力,他仿佛失去了方向,只能依靠荀彧的指引。
荀彧上前一步,诚恳地说道:“丞相,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重振士气。宛城之战的失利,让将士们心生恐惧,丞相需安抚将士,鼓舞士气,让他们重新燃起斗志。”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唯有如此,我军才能从败局中走出来,才能与蜀军抗衡。”
曹操的他抬头看着荀彧,沉声道:“文若,你继续说……”
荀彧的声音愈发坚定,如同磐石般不可撼动:“丞相,宛城之败,并非末日。我军虽败,但根基未损。只要丞相能稳定军心,重振士气,我军仍有翻盘的希望!”他仿佛能感受到曹操内心的动荡,语气也更加诚恳,“丞相,将士们需要您的鼓励,需要您的领导!您是他们的主心骨,是他们的希望!只要您不倒下,我军就不会倒下!”
荀彧的每一句话都敲击在曹操的心上,让他原本迷茫的内心逐渐清晰起来。
他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驱散了心中的阴霾,让他重新燃起了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