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认亲(2 / 2)

只因流年清浅 花塚 1169 字 4个月前

把的锅中,端上了桌子中间的炉子上。边上围成一圈,客人谦逊,主人热情,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十分和谐。

母亲待人真诚厚道,总爱给人让菜,生怕客人吃不好,拿个炒勺挑大个的鱼,挖上一勺倒入客人碗中,而客人出于礼貌客套一番,再将鱼夹回母亲的碗中,或放入锅中,来回忙活好一阵子,才能吃到嘴里。

就在母亲将一勺鱼,倒入段大姑家的那个,穿着漂亮的,小花棉袄的小妹妹碗里时,小妹妹连忙惶恐的站起身,想将那条最大的鱼,夹起放入母亲的碗里。就在她起身向前的一刹那,她那漂亮的花棉袄上的布兜,挂住了锅把,随着她身体升高起来的同时,锅失去了平衡,眼看着一锅鱼连菜带汤就要撒落地上,围坐在边上的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只惊得我手足无措,大声尖叫。还好,父亲眼疾手快,赶紧将锅平端起来,才避免了一场饕餮盛宴的临时终止。回过神来的段大姑,回手就给了那小妹妹一巴掌,并大声呵斥,受了惊吓的小妹妹,将碗重重的往桌子上一放,委屈的哇哇哭了起来,母亲赶紧过去一番哄劝安慰,于是那小妹妹擦了擦眼泪,破涕为笑,又羞涩的端起了碗。

吃完饭,母亲和段大姑总是讲不完的难忘往事,我和那个小妹妹听故事般入了迷。不知不觉中,已是傍晚时分,段大姑见天色不早,便要起身回去,母亲极力挽留,段大姑说家中还有事儿必须得回去,还说这回知道路了,下回有时间就一定会再来我们家探望,并紧握着母亲的手再三恳求我们,一定要上他们家去做客,以后做个常常走动的亲戚。父亲母亲一边应着,一边热情的留她娘儿俩小住几天,但段大姑执意要走,母亲见留不住,便请她们稍坐片刻,做了两碗糖水荷包蛋,说吃完鸡蛋暖暖身子再走。毕竟是早春天气,晚上还是有些寒气袭人的。

段大姑娘儿俩走后,我和父亲母亲一直也没有去他们家。没多久,段大姑又派了黄姑夫和儿子,带着礼品来我们家一趟,可能是认为这样才更隆重,更显认亲的诚意。那位黄姑夫和他的儿子走时,同样热情又诚恳的一再邀请我们全家,一定要抽时间去他们家做客。我们终究也没有去。来年春节,黄姑夫又带着儿子上我们家来拜年。对于认亲,父亲的态度是消极的,我们家也没有人去还拜,再后来就没了后来。

只因流年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