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沉默聆听的第83军军长邓龙光此时插话:“我巡视前线时发现,部队的士气虽然高昂,但物质条件极为困难。 许多士兵的冬装尚未配发,医疗物资奇缺,重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白白牺牲。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恐怕不等日军进攻,我们的部队就会因非战斗减员而崩溃。” 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深吸一口气,走到掩体了望口前,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 远处,日军的探照灯的光柱在夜空中扫过。 “诸位。”他转过身,目光坚定:“目前的僵局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日军虽然可以增兵,但他们的战略意图已经暴露,他们必须在国际干预前解决华夏战事,而我们,只需要争取时间。” 他回到地图前,拿起指挥棒:“我决定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全线转为弹性防御,不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第二,组织小股部队,加强夜间袭扰,让日军日夜不宁。 第三,请求委员长协调,加速后续部队开进和物资补给。” 有人补充道:“还应发动敌后游击战,我们已经与各地的游击部队取得联系,他们可以破坏日军的后勤线,延缓其增援速度。” “空军也需要支援。”又有人说道:“虽然我们的飞机所剩无几,但苏联援助的战机已经抵达兰州。 只要能够夺取局部制空权,就能极大缓解前线压力。” 会议持续到深夜,将领们就防御部署,兵力调配,后勤保障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当最终方案确定时,已是凌晨两点。 各位将领匆匆离去,准备返回各自部队传达命令。 战区长官独自留在掩体内,副官轻手轻脚地为他端来一杯热茶。 “总司令,您已经三天没合眼了,休息一下吧。” 没有接副官手中的热茶,战区长官目光仍停留在军事地图上:“日军第三师团最迟五天内就会抵达前线,关东军主力南下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事情,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他走到掩体入口,望着东方微亮的天际线:“你知道吗?我每天晚上都能梦到那些战死的士兵。 有时候是他们在上海时的笑脸,有时候是他们倒在我面前的样子。” 副官沉默片刻,轻声道:“他们是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是啊,死得其所,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必须确保他们的牺牲不是白费的。 锡澄防线必须守住,至少要到后续兵团到达为止。”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掩体,远处的前线又响起了熟悉的枪炮声,新的一天的战斗开始了。 “给委员长发报:我部决心与阵地共存亡,锡澄防线至少可再坚守半月。 唯请饬令各路军火速增援,并加快武器弹药补给。” 当他走出掩体时,阳光正好照在他胸前的勋章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个寒冷的十二月清晨,锡澄防线上的华夏军人们,又将面对新一轮的血与火的考验。 而在掩体内,那张巨大的军事地图上,代表日军增援部队的蓝色箭头正从多个方向指向锡澄防线。 僵局即将被打破,变数正在酝酿,一场更加残酷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前沿阵地上,新的战术很快开始实施。 是夜,李小豆所在连被编入第一支夜袭分队。 他们的任务是骚扰日军前沿阵地,拖延其进攻准备。 深夜十一点,百多人的小分队悄无声息地出发。 每个人都穿着深色衣服,脸上涂着泥巴,只携带轻武器和手榴弹。 周海带队,李小豆因熟悉地形被选为向导。 月光被乌云遮挡,能见度极低。 小分队像幽灵一样在战场上穿行,巧妙地避开日军的哨兵和巡逻队。 一小时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