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桐等人在市场内转了一圈,除了几家他们觉得还不错的之外,其他那些林钰和薛寒江都没太看上眼。
“这家还不错,”薛寒江指着其中一家的招牌说:“起码公司里的人员都是科班出身,不会发生那种外行管理内行的情况。”
林钰闻言道:“这是国有单位出资,不过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管理方式还是按照民营方式管理,也叫国有民营,背靠科研院,又有科研院的研究成果托底,只要管理人员不是太拉跨,一般都不太会出问题。”
“想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民用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叶桐说:“毕竟市场一直在不断变化,不可能像研究院那样,让这些科研人员专注于某项领域一干就是一辈子,国家有这个资金支持,但市场不会给他们时间,如果赶不上市场的变化以后也会被淘汰。”
林钰闻言看向叶桐:“小叶说的没错,之前就有科研院的同事找关系想通过我获得旭丰的资金支持,最后老薛看了他们的市场规划后没同意,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觉得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研究室里那一套,并不太适合当下市场。”
“过去咱们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各个工厂只管生产产品,生产出来后有商业部分配,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当然,前几年咱们国家的形势也不太好,各种物资都处于紧缺状态,所以也不愁卖;那时候大家都是搬照老一套的技术,除了研究院这些搞科研的单位,其他工厂、单位根本不想要搞什么创新。”
“现在忽然出来几个人说要改变原有生产结构,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民用,那就必须推广到工厂里去,就像小林之前说小薛参加的那个计算机项目一样,只有让工厂生产出来才能投入民用行列,可惜有这种眼光的人目前看还是太少了,就我刚才说的那个同事,他们去找人家工厂,对方不仅不给成果转让费,想要生产他们说的那些产品还要自己掏钱给对方建车间、厂房,给对方贴钱人家才肯生产,你说光靠他们几个人手头那点资金,哪够?”
“我们也只能尽自己这点微薄之力,”叶桐说:“还要看对方的盈利能力。”
“在商言商,你的想法并没错,”薛寒江道:“盈利能力也是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表现。”
三人在这边逛了一天,最后还是回到旭丰商量具体投资方案,薛寒江研究院那边忽然有事,因此只能先一步离开,留下叶桐跟林钰继续探讨。
另一边,薛寒江赶到研究院才得知项目组又有人辞职了,所以罗工不得不把他叫回来加班。
“怎么又有人离职了?”薛寒江在休息室里换衣服,听到一名同样刚刚赶来的同事问。
“我也不太清楚,”薛寒江说:“我也是刚赶回来的。”
“可不么,”那名同事叹气:“幸亏提前报备行程,罗工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动物园陪我闺女喂大象呢,哎,还不知道现在他们娘俩背后要怎么说我。”
“都是为了工作,”薛寒江说:“等忙完这一阵就好了。”
那名同事叹息一声:“哎,其实我大概也知道为啥又有人辞职了,就咱们这单位连个正经年假都没有的地方,时间长了谁受得住?”
薛寒江闻言看了那同事一眼:“你该不会也有想法了吧?”
“那倒不至于,”同事叹气:“虽说咱们这活儿确实累人,但福利待遇在京市这些单位里都算是数一数二的了,更何况再过几年我就退休了,到时候拿着退休金天天遛鸟下棋,不比出去单干更好?”
薛寒江被他的话逗笑了:“这大概就叫人各有志吧。”
他这一忙直接忙到了第二天,等他回到家时就看到叶桐一脸喜气,薛寒江好奇询问:“你这是又找到投资目标了?”
“不是,”叶桐使劲儿的摇头:“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