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德川幕府(1 / 2)

不明不清 第十个名字 1075 字 3个月前

不明不清翊坤宫之变400德川幕府“回陛下,到庆长十五年末,在册大名共有247家,御家门大名39、谱代大名91、外样大名117。”大谷光道没有起身坐下,而是跪在波多野信二的侧面,先把皇帝的问题翻译给信二,再把信二的回答翻译给皇帝。

大名就是日本的诸侯,占有大片土地和民众,自己管理自己的封地,拥有军队和执法权。每年上缴一部分收入给天皇或者幕府将军,在打仗的时候按照收入的不同提供一定数量的军队或者劳役。

其实江户时代的日本才是最典型的封建社会,天皇或者幕府将军是众多诸侯共同承认的领导,但天皇和将军只能管理有限的土地和人口,其余都由诸侯们管理,也就是封国。

怎么来区分大名们该上缴多少税和兵役呢?在室町时代到战国时代采用了贯高制度。把领地上的产出先换算成铜钱价值,再以此为依据纳税服役。

丰臣秀吉大部分统一日本之后,搞了一套叫做太阁检地的新计算方式,大概意思就是先预估一下大名领地内粮食和各种物资的产量,再全部换算成石这个单位,也称石高。

比如萨摩藩是60万石的大名,平户藩只有6万多,两者比较起来,萨摩藩从领土面积、土地产出、城镇数量、人口多少等等各方面都落后太多了。

石这个容积单位或者重量单位,此时有点像后世的经济学指数,比如gdp,是个综合经济指标,不是很准确,只反应了一种趋势。

御家门、谱代和外样的称号,是德川家康在关原合战获胜之后才弄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区分诸侯们的远近亲疏和地位。

德川家康的三个儿子被分封到了尾张、纪伊和水户,叫做御三家,类似大明的亲王就藩,只是权力要大很多。

将军的其他亲属衍生出来的大名被分封在京畿附近,叫做御家门。御三家和御家门放到一起统称为亲藩大名,属于德川幕府利益集团的核心,有点像明朝的皇亲国戚。

谱代大名是在关原合战之前站在德川家康一边的诸侯领主,算是有拥立之功,大多被安排在距离京畿地区比较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领地里,属于德川幕府的骨干力量。

外样大名基本都是在关原合战前与德川家康一派为敌的诸侯领主,战败之后投降归顺了,数量还挺多,杀不得也裁不得,于是被拆分或者分配到比较偏远贫瘠的领地里养着,并受到严密监视,属于德川幕府里不太稳定的因素。

在德川幕府中,重要职务基本都是由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担任,外样大名很难染指。但外样大名数量最多,差不多占了全部大名的一半,有些的实力还挺强大。

所以光靠排挤和冷落并不能让德川家康放心,生怕哪天外样大名会联合起来反对自己的统治,于是又想出了两个办法,一个属于继承发扬,一个涉嫌抄袭。

先说说继承发扬的,叫做参觐交代。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江户城盖了很多宅邸,让大名们把妻子送过来当人质,长期居住。

而大名本人隔一年就得到江户来觐见幕府将军,并住上一段时间,有些大名还得在江户长期居住,被称作定府。平均算起来,每年会有一半大名居住在江户,另一半在各自的领土里,来回轮换。

这么做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大名想造反,只要离开了江户城依旧可以行动。至于说拿妻子当人质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按照汉文化的说法,成大事者不能儿女情长,必须得狠。刘备刘皇叔如果少扔几次媳妇,保不齐早就被曹操抓住砍了,三国也就无从提起了。

其实当人质只是表象,耗费钱粮打击经济才是更深层面的险恶用心。拜参勤交代制度所赐,各地大名只需缴纳固定税赋,剩余的可以全权支配,既不用向幕府提供详细账目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