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纹柯问道。
方澈摇了摇头:“不,可能比合作更深。”
他甚至想要买下来这个公司。
对于一个影业公司来说,真正的濒临破产是分好几步的。
第一步,高层和技术人员出走,比如公司的高级特效人员,因为这些技术人员,走到哪都吃香。
第二步,公司寻求外来帮助,不惜变卖资产,包括手里的ip版权,这事方澈这些外人不会知道。
到濒临破产前的最后一步,才是艺人出走。
因为对于一个影业公司来说,最容易留住的人,是旗下的艺人。
娱乐圈的规矩,艺人的违约金都不低。
现在金苹果旗下的艺人都瞒着公司出来找私活了,这公司怕是也值不了多少钱。
“买下来?”谢纹柯听到之后直接叫出声来。
“有这个必要吗?”
有,而且很有。
为什么地球上华夏的电影在北美等地票房不行?
别拿质量不好说事,难道欧美就没有烂片了?
最关键的是,华夏的电影在欧美的排片量很少。
排片上限很低,下限更低。
就拿《红海行动》来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国际水平的战争片了,但是院线给的排片只有45家影院。
45家够干什么的?
那么排片谁说了算?自然是院线,可是也有发行方的问题。
一部电影的出现主要是四个步骤。
出品方投资,导演演员拍摄,然后交给发行方,发行方帮忙宣传并且联系院线,院线给定下来排片。
最后分红的时候,发行方可以获得4%-6%的票房分红。
说白了,发行方是帮你卖货的。
大部分影业公司走到最后,都是会像登峰一样兼具艺人管理、影片制作和发行功能的。
但是这些公司一般不能自己建设院线。
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从艺人、到制片、到发行再到上映都是一个公司说了算,这就叫垄断。
地球上的派拉蒙曾经干过这事,然后被反垄断法制裁了一波,从此去掉了院线业务。
并且好莱坞推出了著名的《派拉蒙法案》。
但是这种影业公司虽然没有院线,却可以通过复杂的股权结构或者是人脉关系,来保证自己和院线的合作。
说白了,方澈如果买下金苹果,买的不仅仅是他旗下的艺人,还有捆在这个公司上的院线人脉和利益共同体。
最起码可以保证他这个外来户的电影在欧美上线的时候,排片不会太低。
欧美不像之前的寒国和樱花,可以利用市场互换来要求排片。
就拿地球上来说,好莱坞电影在华夏各种被捧着给排片,一点也没有把华夏电影在国外的排片给顶上去啊。
一个地方一种玩法。
欧美的玩法确实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你拍一部片子,上映之后口碑特别好,然后人家玩命给你增加排片的。因为归根结底,是一场资本游戏。
想打欧美,还真就得这么玩。
“我倒要看看这颗苹果,到底多少钱。”
说着方澈又看向了金苹果艺人名单,第一位的人叫“吉姆·克瑞恩”。
45岁,10年前被称为喜剧天才,以惊人的脸部肌肉控制闻名世界。
方澈挺想把这个人拉到岛上来拍个片的。
ps:浪费了一些笔墨去写欧美的玩法和逻辑逻辑,这很现实也很重要,后面就是各种炸了。
昨天大家的留言看到了,以后更新会尽量安排在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