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永,世隶耕……”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整座大源府数百里内所有文人异常惊讶,随着文章不断继续,许多人拍手叫好。
“笔伐!文人笔伐!好胆气!好文采!不知到底是何人!”
“我景国有此犀利笔锋,何愁妖蛮小儿!”
“写得好!我早就看不惯方礼!好好的孩子被揠苗助长,简直是读书人之祸!”
“唉,这人写的不错,方仲永在童生试之后,文名的确不行了。”
“咦?文中称方仲永为侄子,又有如此笔锋,那非方运莫属!”
“泯然众人?杀鸡取卵?好比喻,不愧是方镇国。既然敢以此文笔伐,必然可镇国啊!”
方家的庭院中,方运继续写着宋朝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王安石的名作《伤仲永》。
文中改了一些时间和地点,也根据济县的情况改了一些细节,但没有改变王安石的文意,用此篇文章警示后人,万万不可因为天资聪颖就骄傲自满,后天的学习更加重要。
在最后,方运却又加了自己所学,批判一些父母遇到孩子成绩好只会称赞孩子聪明聪慧,这恰恰是凸显天资天赋而轻视后天的努力,反而会让孩子沾沾自喜,误以为自己真的比所有人都聪明,误以为自己真的可以不用努力就能再次取得好成绩。
方运用后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不应该过度否定孩子,但夸赞孩子必须要讲究方式,应该夸赞孩子努力,而不应该称赞聪明。
在文章的末尾,方运则以一个普通文人和方仲永堂叔的身份大声疾呼,询问所有读书人,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是不闻不问让方仲永行愚孝之道,还是笔伐方礼救方仲永以全教化之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