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3 / 4)

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243 字 2023-03-23

说是明朝养猪冗员、搜刮民脂民膏的报应了。

这十一家里,成化分出去的一家,朱高炽分出去的四家,朱棣分出去的一家(赵王朱高燧的后人),朱元章分出去的还剩五家。

如今,这最后十一家里,还有人试图串联。

比如,住在南直隶和浙江交界的湖州府的鲁王朱以海,在八月份的时候,偷偷给益王朱慈炱写了密信,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其他一些杂牌藩王,也私下里抱怨了一番,有点小动作。

这位鲁王朱以海,熟悉明末历史的看官应该也不会陌生,

因为在原本历史上,潞王朱常淓在杭州覆灭后,就轮到鲁王朱以海在浙东继续抵抗,逃到舟山群岛,后来还有闽浙唐鲁之争,东南沿海抗清势力还内战了一波。

可见这个鲁王还是有一定权力欲的,否则不会在那种大形势下还坚持竖旗,胆子小一点的当时早投降了。

原本朱以海南逃后一直住杭州,前年朱树人建议监控诸藩后,才移到湖州,这样离朱树人的老巢苏州更近,更便于监视,又不算进入南直隶。

这次朱以海没有直接亲自出手,而是拉拢朱慈炱拱火,也是看在自己实力实在不济,血统也远——鲁王系是朱元章那一代就分出来的,都不是朱标或朱棣后人,实在是仅存王爷中血统最远的了,只有唐王跟他一样远。

朱慈炱好歹是唯一的成化帝后裔,朱以海审时度势也只能联手。

朱以海的密信发出去后没多久,朱慈炱却迟迟不敢回,只当没收到。朱以海担心夜长梦多,就想着跟浙江巡抚张国维、浙江总兵蒋若来接洽一下,试探对方的态度。

然而这无疑是一步蠢棋——原本历史上,张国维还真就是拥立鲁王系的头号文官,但那是建立在南京政权已经完蛋的情况下,他作为浙江的一把手,当然要立个在本地的藩王监国。张国维挑鲁王,也是因为他跟鲁王确实没有负面关系。

但这一世,张国维可是跟沉家交情很久了,当年他在苏松做官时,就跟沉廷扬交情很好,后来还跟朱树人联手推厘金改革。

张国维怎么可能被朱以海诱惑?所以哪怕只是对“陛下给过继孙移宫春和宫”这事儿探口风,张国维也立刻警觉了起来。

导致张国维警觉的下场,自然是非常惨的。张国维立刻让嫡系心腹将领蒋若来暗中带兵封锁彻查,没多久就发现了“诸王串联、议论宫闱”的罪证。

这种大事,消息当然会飞马急报南京,送到皇帝面前,朱树人也会第一时间知道。

对于这位鲁王,朱树人从人品上来说,还是佩服的,但天无二日,既然涉及权力斗争,有些事情就不能心慈手软。

得到消息后,当然是立刻下令张国维把相关人等全部拿下,押送进京。有武力反抗的,让浙江总兵蒋若来直接讨平。

鲁王虽然没有兵权,但知道事发后必死无疑,也肯定会狗急跳墙一把,就靠着家丁护卫,还有一小撮被他蛊惑、脑子不清醒的浙江旧明军基层军官,

加上杭州、湖州一些不满张国维治理的地方豪绅,总之能拉拢的总人数也就几千人,还大半是乌合之众。

这些乌合之众能干成什么屁事?一番短暂而急促的腥风血雨后,短短半个月,浙江这波麻烦就平定了。

蒋若来还美滋滋靠着平叛拿了个不能世袭的伯爵,功劳实在是捡得轻松。

经此一事,更主要是证明了南方各省,实在没多少人在乎未来的皇帝血统是不是父系出自朱元章后人了。

那些少数借着迂腐之名、行抗商税、抗检地检隐户之实的反抗派,跳出来只会让朱树人解决得更方便、社会改革更彻底更顺利。

江西那边,也跟浙江一样稍微闹了闹,但很快也讨平,全部死者不过数千人,很多还是投机分子,杀了刚好清出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