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大明市场粗略分析(1 / 3)

当李海狗再次归来时,又带回来了五百多个灾民,整艘船都塞的密密麻麻的。

随行的又是两艘宋家的船,带来了大量的生铁、铅和棉布、酒,还有一些煤和上等纸张,以及一批蜡烛和黄历。

宋家又送来了一艘三百料的船,意思很明显,那就是给不了造船师傅,也实在卖不了新船,所以又给了艘三百料的旧船。

颜政对此表达了感谢,也着实感受到了宋家在办事方面的老道,只能用滴水不漏来形容。

虽然有些失望,可造船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他已经下令开始储存巨木,就是为了今后造船做准备。

而这次宋家又带走了一千五百多张皮毛,以及三千斤的硝石。

两次交易,宋家就吃下了莫那部库存皮毛的一大半,只能说不愧是大明爸爸,就他娘的有钱人多。

好在硝石这玩意,部落又增建了四十个硝堆,总产量可以达到每月四万斤的量。

除去自用外,全部可以用来出口,而且硝堆也会一直增加。

…………

“这次让你打听的事,打听的怎么样?”

红房内,颜政召见了赶回来的李海狗。

李海狗洋溢着笑容说:“大王,小人这回都打听清楚了,不过只要到了去琉球的海图!”

“琉球就够了!”颜政赞许道:“这事办的不错!”

李海狗躬身道:“宋大掌柜倒是说,如果大王想去日本做生意,可以同他们宋家一道!”

“同他们一道?”颜政哼笑了一声说:“还不是怕咱们单独同日本联系,将皮毛卖去那边。”

李海狗点了点头:“宋家肯定有这个意思,不过皮毛卖去日本,倒是不值得折腾!若是能在漳州收一些生丝、绸缎,反而能赚的更多!”

颜政望了他一眼,又问:“那在漳州府城内的见闻呢?”

“这个嘛!”李海狗回想了一下说:“宋德荣掌柜说的确实不差,只是在漳州府城,我觉得第一大宗的生意就是粮油!其次才是布匹和盐,除此之外,有样东西,倒是小人之前也没有想到的。”

“什么东西?”

“蜡烛!”

颜政愣了一下,点头道:“漳州有多少叫的上名号的大商贾?”

“这个,小人我也是走走看看,并不能了解太多!不过月港有四家私牙,能开私家牙行的,一定是巨贾。

分别是宋、施、陈、王四家。至于做海上生意的,还有一些就是依附于这些豪族的。陆商的话,这里头水比较深,不过大多都是江西那边的商人在供货。”

“江西?”颜政倒是讶异了一下,“江西有个景德镇我倒是知道,可你确定,这些海商贩卖出海的货物,大多来自江西?”

李海狗笑了笑说:“大王有所不知,即便小人是个不读书的,也知道江西广信府的笔墨纸砚乃是上品,更别说其还出产茶叶、丝绸和夏布!且同福建又有水利之便,一路都能走水路。”

颜政赶紧将这一点记在纸上,他这个历史盲,自然不知道此时的江西赣东地区,已经是手工业非常发达,甚至远超丝织业暴起后的苏湖地区。

且明朝四大名镇,特么三个在江西。人家的德兴县、银山镇,还能出产铜和银,不仅设立有铸币局,在后世都还被称作是亚洲最大的铜矿。

“那乡下的百姓呢?你去走访了没有?”

“至于乡下,都差不多。就拿小人自己来说吧,以前是五六年都舍不得扯块布,一身咸腥,也常常吃不上正儿八经的饭,总之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过节的时候,舍得花钱买点肉吃一下。倒是我的女儿,每两年都会买几尺布,给她做块衣裳!”

颜政叹了口气,李海狗还是不专业,这种调查本应该他自己去,可是他又走不开。

不过从李海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