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更难生存繁衍。在南方,比如说云南以南的半岛,以及南洋诸国,受到小冰期的影响就很小。”
朱元璋听着点了点头,道:“你这最后一个建议倒是颇为实在——咱也想为大明打下更广大的国土,可打仗不仅需要人,更需要钱啊。
大明经历了元末乱世,才建国十几年,如今依旧是百废待兴,咱哪里来钱去打西南以及南洋那些本不属于大明的国家?
咱若是加重税赋,压榨老百姓,恐怕不用等两三百年,老百姓就起来反了咱。”
听到这里,郝光明忍不住插话了。
“太祖,其实在大明旁边就有一座金山和一座银山。”
“金山银山?在哪儿?”朱元璋一听来了精神。
朱棣也是如此。
郝光明道:“在日本本州岛西边的佐渡岛上有许多金矿银矿,又以金矿为主,后世历史上,日本用几万人在那里开采了四五百年都没能开采完。
而在日本的石见国东部则有一座巨大的银山,每年可开采白银几十吨,同样可以开采四五百年。
如今这金山、银山或是没被日本人发现,或是刚刚开采,大明如果能将其夺到手,还会缺钱花吗?”
“日本?”朱元璋听了皱眉,“你们难道不知,日本已被咱列为不征之国吗?”
“当然知道。”
“那你们可知咱为何将其列为不征之国?”朱元璋有意卖了下关子。
郝光明笑了,心道:跟我一个明史爱好者卖弄关子,太祖您可找错了人啊。
“太祖如此做,主要是因为大元在强盛之时,两次征讨日本,皆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太祖不希望后代子孙因好战或好大喜功,重蹈大元覆辙。”
“没错,咱就是这么想的。”朱元璋点了点头,“咱虽然自负,却也不认为大明现在的兵锋能与忽必烈时的大元相比。”
郝光明笑到了,“太祖可知忽必烈为何两次征讨日本都大败而归?”
“略有了解。”朱元璋道,“其一,元军以骑兵夺取天下,并不精善水战,偏偏第一次攻打日本时又不肯信任汉人以及高丽国人,再加上调度失措,以至于大败。
第二次元军虽然吸取教训,大量任用汉人将士,却在渡海半途遭遇了台风,直接船毁人亡,搞了个全军覆没,比第一次还惨。”
郝光明道:“第一次失败的原因太祖分析得不错,我就不多说了。
至于第二次,之所以遭遇台风,是因为元人不识海洋气候,出兵的时间错了。
只需弄清楚每年台风频发的时间,然后错过这个时间段出兵,就能将遭遇台风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当然,根据我们后世人的研究,元军两次攻打日本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应对轻视了日本军队,以及己方各种调度混乱、将领内斗内耗造成的。
所以,只要大明做足准备,即便拿不下整个日本,可是占据佐渡岛以及日本本州南部的石见国等地,却是没问题的。”
朱元璋听了一时沉吟不语。
郝光明也没再说。
因为朱元璋之前叫的水车终于来了。
就是几辆平板马车,上面放着一个个装满了清水的大木桶。
待宫人们将木桶抬到飞机下面,郝光明便让小智控制飞机伸出一根水管,从水桶中吸水进去。
就这样,十木桶清水很快被吸空了六个,终于是将飞机的储水仓给装满了。
等水车走后,拉夜香的车也来了。
郝光明于是又让那些人将装夜香的大桶放在飞机下某个位置,然后飞机伸出一跟粗大的管子,将之前两三日飞机中积攒的粪便、废水等都排了进去。
奉先殿台阶上,正思考的朱元璋闻到臭味回过神来。
等夜香车走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