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巨大的财政赤字(1 / 2)

结束了半年的征战,刘备的文武大将都汇聚兴汉城,同时刘备也开始对自己部下开始论功行赏!

“士纪,这次立下战功的士兵,不论汉人还是天竺人士兵都论功行赏,粮食,布匹和土地都是最基础的,战功显赫的士兵,更是要优先把他们提拔成为基层的军官!”

刘备还就不相信了,大汉这套传承了几百年的军功制度,还不能改造好这些天竺的士兵!

袁基行礼道:“诺!”

不过他想了想说道:“大将军,天竺人的等级观念极其牢固,短时间内我们是很难打破他们的这个观念的,属下觉得大将军不但要重赏他们,还要想办法把当初的20等爵位制度弄出来,这样一来比单纯的重赏效果更加好!”

这里必须再次说一遍,汉承秦制,但却是一个相对来说退化版的制度,在秦朝的时候,20等军功制度实行的比较严格(当然高层照样是一个例外,始皇帝他老哥就是没有什么军功,但一样封君,还有始皇帝的后爹嫪毒也没有什么功劳封侯,但底层却相对严格,勉强维持住了上下层的流动!)

而到了大汉时期就不这样了,上层乱封侯也就算了,底层也是这样,大大减低了爵位的政治地位。

可能文帝觉得军方势力太大,他为了坐稳皇帝,大范围的赐爵,生日了赐爵,母亲过寿,普天同庆也赐爵。

这样一来,底层的爵位就彻底烂大街了,本来要砍五颗脑袋的大夫,几次赏赐就被普通百姓得到了,大夫多了,像以前砍几颗脑袋就可以成为曹吏,官员事情自然就消失了,失去了实际的利益,底层的爵位自然不值钱了,所以到了武帝的时候,重赏的方式笼络底层的士兵。

而历代汉帝的胡来也导致了大汉爵位体系的崩溃,整个大汉只剩下侯爵还名副其实,而到了灵帝时期,连关内侯,列候这样的顶级的爵位都可以贩卖,连累的侯爵都不值钱了。

而现在袁基发现阶级固化的天竺,想要让天竺士兵有士气,把当初大秦的二十等爵位制度拿出来就非常适合!

这而以关羽为首的武将群体,对袁基的提议基本上都是点头同意了,这个政策对他们武将是极其有利的,军功这种东西,看得见,摸得着。谁本事大,谁的官位就高,像西汉时期,大汉的丞相最基础的标准就是要成为列候,这你要是不到军中待一圈,连成为丞相的资格都没有!

而像简雍这些跟着刘备跑到天竺的文臣也没有反对,这个时期一切以军事为重,他们的势力不能打造成为强大的军事机器,他们都未必能在天竺站稳脚跟。所以他们商议一阵之后,也全部同意重启秦朝的二十等爵位制度!

而后简雍对刘备道:“明公,自从我们战胜了天竺联军,从大乾国来了不少士子投靠我们,这半年以来已经超过了上千人,我们该如何安置他们?”

刘备惊喜道:“考察他们的本事,而后分配到各个府衙当中,现在我们不要说士子了,就是普通大汉的百姓来的天竺,对我们来说也是巨大的支持!”

现在他又有士子投靠,刘备知道在大乾的士子重新对他有信心了,而这对在天竺征战分他们极其重要,汉人在天竺毕竟是少数人,每多一个汉人来天竺,就增强自己一份力量。更加不要说还是学识不小的士子了,他们可以成为基层的小吏,帮助刘备有效统治天竺。

简雍继续道:“还有一批是蓟都机械大学的学校,他们自称在蓟都学习了大量的机械方面的知识,愿意给我们建立军工厂,制造火炮!”

没错,这批人就是庞统他们,他们来的天竺之后,发现刘备身边并不缺少士子,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才是大乾识字率最高的地方(把天竺人除去),跟着刘备身边到处都是南中的士子,他们要是不显现出特殊才能很难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