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千年一遇的机会(2 / 4)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9 字 2022-07-16

了,你的视野格局!”

说实话,李泰倒也没指望王玄策真的有什么能够环视整个天下的视野格局。

也许是因为现在的王玄策不过只是幽州分校的山长,指望他有环视天下的视野格局,在这时代的确有些太过分了。

与之对比,如果马周在的话,远得不说,至少目光能落局在整个中原。

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想反驳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下来,目光看着李泰道,“请越王解惑。”

李泰也没卖什么关子,继续道: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异族改变原本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模式,改成种植这些牧草草种,每年需要收割,储蓄,培养生畜。

换句话说就是要让他们从草原生活模式过渡到我们的农耕生活模式。”

“这点我明白!”听到李泰的话,王玄策点点头。

李泰继续的说道,“但只要进入这种模式,那草原种草的土地就会有区别。

同时为了存放这些青储的粮草,草原就不可避免的汇聚成城池。

这就让草原百姓从居无定所的游牧到固定范围的定居。

居无定所是草原的最大劣势,但同样也是草原的最大优势。

而对我们大唐来说,我们怕得是打不过草原民族吗?

不!我们怕得是深入漠北却根本无法寻找到他们!”

王玄策听到了李泰的话,有些恍惚,却又有些了然,这点他自然是明白的。

“第二点就是协助他们形成城市与牧草储蓄。

这对我们大唐来说,控制草原不再是种入不熬出的负担,而是能够生产出利益的产地。

为什么中原很难统治漠北,哪怕在大汉时击败了各种异族,依旧占领不下这片土地。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派遣到漠北的汉人因为生存环境的逼迫,而不得不被胡化。

而南下的异族进入了中原腹地,因为环境的优越,所以自然而然的汉化。

这就是生存的环境决定了一般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有几分愕然,却又仿佛明白了什么觉得很是有道理。

李泰继续道,“正如此,我们除了要学会种草养肥畜牧业,更要教会异族种牧草,让他们完成草原到农耕的蜕变。

所以我们的计划可以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在幽州境内进行大面积种植。

我觉得桑干河边是不错,只要有水,种不了庄稼,但种植也牧草应该不过分吧。

最重要得是桑干河从幽州到妫州甚至蔓延到云中雁门等地,能成为我们大唐补给前线的重要支撑。

而随着这步完成,第二步就是把这草种洒在万里长城外,铸就一片绿色的草长城。

这实践是不可少的,就是要看以这些牧草为根基,能不能支撑起一座畜牧业为主的城市。

只要能撑起一座,那么接下来,第一座,第二座,甚至更多的城市就会出现在草原上!

那时候,华夏与异族不断争夺的土地能真正向漠北之地推进,扩大大唐的可控疆域!”

李泰清楚,大唐是真能实现这个计划的,这是唯一一个把漠北,甚至西伯利亚吞入华夏掌控的机会,就算后面的大明都未必有这么个机会。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唐朝的气候随着国运的昌盛,开始进入高温期。

平均温度提升使得向北方推行的《草种计划》真正有了天时相助。

如果换了小冰河时期,自己要敢这么干,自己也不知道《草种计划》能不能实行起来。

但李泰清楚,在这个大环境的平均温度上升的时代,这就等于有了天时的帮助,做起这件事来也能事半功倍,可以让自己用最小的代价,去实现同化草原的目标。

把草原原本的草原文明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