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
老艄公让大家伙儿上了船,分两边坐着,然后捞起了一根长竹篙插入水里。
“翠翠,爷爷送几位客人去河对面,你等会烧好了饭菜就先吃,甭等爷爷。”
叫做翠翠的小女孩抬起头来朝这边怯生生望来。
乖巧的点点头,目送小船缓缓离开。
床上,羊乳清一直在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对祖孙,老艄公上了年纪,头发胡须都花白。
身上披着蓑衣,一顶破旧的斗笠挂在背上。
叫做翠翠的孙女儿,圆圆的脸蛋儿,常年在水边日晒风吹,肤色是健康的小麦色。
红扑扑的脸蛋儿,明亮的大眼睛,一根粗粗的麻花辫垂在身后,还绑着一根红色的绳子。
加上她的名字也叫翠翠,这让杨若晴忍不住想起了沈从文的《边城》里,那个跟艄公爷爷相依为命的少女翠翠。
“到了,大伙儿下船吧,慢着点儿。”
耳边传来老艄公阿水伯的声音,杨若晴回过神来,发现船已经抵岸了。
骡子要付钱,阿水伯道:“不急,我在这里等你们,回去的时候一起结算就是了。”
杨若晴看了眼身后这河,虽然站在这岸能看到对岸的村庄,可就跟望山跑死马一样的道理。
真的要从这岸到对岸,也是要经过一炷香的水路的。
老艄公要是现在就回去了,指不定才刚到没一阵,又得划过来,费时费力,索性就在这边等。
众人上了岸,朝着前面的左家湾走去。
大云道:“咱们就这样一行人大张旗鼓的进村去找,会不会打草惊蛇呀?”
长期在学堂里烧饭,听先生上课,大云这无意之中竟然也学了两个成语了,还恰到好处的用在此处。
杨若晴道:“嗯,咱现在村口停下,然后找个人先打听下情况。”
“好,这个村我认得几个人,等会我先进村去问。”骡子道。
几个人如约在村口附近等,骡子一个人进了左家湾。
两碗茶的功夫后,骡子出来了。
“情况咋样?金娥有没有回来?”大云赶紧问。
骡子道:“村里人说,金娥前几日就带着两个孙女回了这老娘家,这几日都住在她二哥家。”
“就三个人?没有她媳妇小琴吗?”大云又问。
骡子摇头,“我还着重问了下,他们说只听说三人,不晓得屋里是不是还藏了一个。”
大云转过身来,看着杨若晴她们,“晴儿,这不对劲儿啊。”
杨若晴道:“哎,果真是不对劲儿,走,咱直接去金娥的二哥家吧,”
“嗯,到时候问起来……”
“要是问起来,你们就说是来我家走亲戚的,听说小琴娘几个也来了这边,就顺道过来瞅瞅。”玉喜赶紧道。
骡子道:“媳妇说的在理,这是个好主意!”
锦绣农女种田忙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