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名相名将 亲自邀请(2 / 4)

没有羁绊,自然对宋军十分的冷漠。

”若陛下想要招揽杨再兴,不妨御驾亲往展现诚意,还有,牛皋将军和杨再兴将军有一些交情,可以让牛皋随行……“

刘伯温建议道。

王景缓缓点头,想要折服杨再兴可没有那么容易,除了亲自前往展现诚意之外,说不定还要和他切磋交手,展现硬实力。

“刘伯温、傅友德、甘宁、牛皋随行,朕亲自邀请杨再兴……”

王景做出决定。

除了杨再兴之外,韦睿所言的张九龄,就在临安城内,王景准备先赶到临安和张九龄见一面,然后再去找杨再兴。

临安。

这个被南宋当做都城的大城,在落入夏军手中大半年之后,和以前有着非常明显的改变。

当初的临安十分繁,城内街道百姓摩肩擦踵,城池周围也是人眼稠密,看起来好生热闹,过节的时候花灯飞起,灯火辉煌,仿佛人道乐土。

但实际上,看似繁的城市藏着许许多多的污浊,城外看似田园牧歌的田庄农庄都是豪族官吏的产业,真正的百姓都是田庄上的农奴.

城内灯火辉煌的黑暗中,藏着的是一个个拐卖小孩的团伙,为虎作怅,欺压百姓的打手混混。

越是看起来像盛世,地下就越是阴暗。

现在经过大夏的军管,整个城池变得肃然整洁,街道上时常出现一队队兵卒,任何作女干犯科的人都会被抽出来扔到湖州军屯。

屡教不改者,直接以军法斩杀。

如此强有力的手段,硬生生把号称烟雨江南,轻歌曼舞的临安城,变成了气息肃然冷酷,带着明显军队气氛的城池。

也只有这样的手段,才能让赵宋的都城,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改变,废掉赵宋在临安遗留的各种隐患,以及潜藏起来的众多密探。

夏军的主力暂时留在湖州。

王景则带着傅友德、刘伯温等人先行来到临安。

入城之后,王景不断的打量这座城池,眼中带着一丝好奇。

这座城池虽然是他的,但他还是第一次前来,临安、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王景一直记在心里,对杭州十分的好奇。

不过临安建立也就五六年时间,还没有发展到历史上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程度。

“张九龄现在在什么地方?直接带朕去拜访!”

王景没有先去临安城内赵宋留下的皇宫,而是让前来迎接的陈庆之带路,直接了当的去找张九龄。

陈庆之立刻领命。

御撵在街道两侧比较稀疏的行人眼中,开始朝着西湖方向出发。

张九龄所在的地方,位于西湖的边缘。

这位唐玄宗时期的名相似乎是从岭南万里跋涉而来,来到临安的时候,正值大夏兵临城下,这段时间他在城内深居简出。

杭州西湖,此时还没有源世界岳飞的庙宇,也没有耸立的雷峰塔。

浩渺的水波,一眼望不到边。比源世界西湖大十倍的水域,不知道滋养了多少生灵,水域之中,鱼虾稠密,有不少渔夫打渔为生。

在湖岸有许多赵宋官吏修建的院落,许多商人也喜欢在这里安家。所以临安尽管受到军管,西湖附近也比其他地方多热闹几分。

岸边,几个文士正在凉亭内说话,不远处还有两个带着斗笠的人在钓鱼。

讨论的便是眼下临安的形势,以及大夏和赵宋剑拔弩张,即将大战的情况。

“真是没想到,夏军和大宋才缔结盟约不到一年,就再次兴兵而来,简直没有一点信誉,着实让人不齿!“

其中一个文人语气中带着一丝忿恨,显然,他心中更倾向于赵宋,对大夏有着抵触。

“唉,大宋不得天时啊,明明上有明君,下有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