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民间,也流传着光禄寺做饭难吃的传说。
《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了当时北京城流行的“京城四大不靠谱”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
其中“光禄寺茶汤”光荣上榜,由此可见光禄寺饭菜的难吃程度。
连民间对光禄寺饭菜的吐槽都如此热烈,皇上还能受得了光禄寺越来越糟的做菜水平?
加上自嘉靖皇帝开始,明朝的皇帝们都不太乐意上朝,天天在深宫中呆着。于是,明朝后期的皇上吃饭,一般就是由太监部门来做了。
是不是觉得有点奇怪,司礼监和东厂的公公们,竟然一专多能,还会做饭?
当然不是让东厂公公们亲自做菜,真正负责操办御膳的,是太监手下的家厨们。
明朝的太监,手握大权,又没了把家财留给子孙的念想,只好把大笔的银子用在满足口腹之欲上。
所以,明朝的太监都醉心于美食,所谓“凡攒坐饮食之际……共食求饱,咤食啮骨……罗列果品,饮茶久坐,或至求精争胜”。
而且,他们口味刁钻,可不是平常厨子能满足的。
正因为此,太监们承办的御膳,就比较符合皇上的心意。于是这些亲信太监就包办了皇上的饭菜。
在嘉靖年间,一般是司礼监的人管做菜,到万历后期,司礼监都没人了,于是万历皇帝的御膳就由乾清宫管事的太监们做。
除了做饭,宫中还有“御酒房”、“甜食房”、“酒醋面局”等机构,也都是太监承办。
这些部门作出的食物,在朝野都很有名气。比如御酒房腌制的糟瓜茄、以及甜食房造的丝窝虎眼糖,都是令人食指大动的美食。
到了天启帝,宫中饮食便由王体乾、魏忠贤、李永贞几个大太监轮流承办,加上常年不变的客氏,一共是四家。
每家在宫廷外都有几百个厨役,造办膳羞,酿造酒、醋、酱等物。
在乾清宫内,每家还有几十个身穿红衣的近侍,加上汤局、荤局、素局、点心局、干碟局、手盒局、凉汤局、水膳局、馈膳局等处的内官,都受客氏调度。
客氏监督造办的膳食,名为“老太家膳”,天启帝吃得很满意。特别是客氏亲手烹饪的“龙卵”,天启帝很喜欢吃,且“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