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以工代赈——职业转换(1 / 1)

蒸汽机倒是研制出来了,却是最初级的,能做最简单的往复运动,但不是很好控制。

皇帝对此也是无奈,尽管他能提出不少建议,使蒸汽机不断完善改进,但限于技术水平和材料的关系,进展并不快。

当然,从最原始的蒸汽机到应用到火车、轮船上,几十年、上百年也是正常。皇帝无奈是无奈,可他有信心,只这一项科技,大明就已经走到了世界领先。

火车弄不出来,皇帝就决定先修轨道,不是木头做的板轨,而是用钢铁铸造的,以后说不定能改成火车轨道。

孙元化虽然还是专精火器,但作为上官,科学院方面的情况,也是由他前来奏报。

只不过,孙元化在向皇帝禀奏时,显得有点心虚,实在是这个预算太惊人了。

造价很高,需要的人力也很多,花费也很大。在外人看来,要省吃俭用应付大灾害,搞这大工程不合时宜。

“这么巨大的花费?!”皇帝也是吃了一惊,眨巴着眼睛,半晌无言。

孙元化苦笑了一下,躬身奏道“微臣以为可暂将工程搁置,视灾害的严重情形再做决定。”

皇帝听到灾害,微一皱眉,反正做出了决定,看着孙元化说道“计划开始实施,启动资金先从朕的内帑中拔取。”

孙元化愣了一下,赶忙躬身道“微臣遵旨。”

大灾害要赈灾运粮,还要减免赋税,这本来就是既增加花费,又减少收入。再建大工程,好象是冲突和矛盾的。

但皇帝想到的是以工代赈,不仅是修铁轨,还有水利、道路、植树造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要上马实施。

尽管有移民等政策,但很多老百姓还是要在原地居住,哪怕是灾害导致不能耕种,或是收成很少。

光吃赈济粮嘛,显然是不够科学的。既然不能种地,那就出力干工程,一样能挣上饭吃,只不过暂时换个工作罢了。

不吃闲饭,修建起来的基础设施又增强了国力,使得大明帝国具有了更加强劲的振兴后劲,岂不是两全其美?

从另外一方面考虑,以工代赈所付出的工钱,还要比正常年景时低很多。受灾的百姓,能吃上饭,还能吃饱,甚至能让家人也不挨饿,还不满足?

孙元化属于技术官员,一门心思投在科研上,对于政务,显然要粗疏。他没想到长远,只看到了投入资金的巨大。

皇帝也不是要大包大揽,把修铁路的工程全拿下。何况,内帑都拿出来也不够。

而道路运输的便捷对谁最有利,自然是商贾。

皇帝要集资,目标自然也是这个群体。发行债券,或者成立铁路运输公司,让出资人享受红利,或是得到运输的便利,都是现实的办法。

拿过孙元化呈上的图纸,皇帝看到的是钢铁车轴、木制车厢,还有尺寸、载重量等数据。至于轨距,皇帝不记得后世是多少,但先造出来的就是标准,还是要推行世界的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