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内乱迹象,叶赫纳拉苏泰(1 / 4)

从广宁挫败后,后金又连遭失利,他们归结的主要原因,便是明军的火器犀利。

明军的火枪也确实不断升级,从火绳式的鲁密铳,再到燧发式的火枪,比鸟铳的威力强了不是一点半点。

这还不算重型火枪,打中人体的效果简直能和后世的重狙相提并论。

不仅是后金官兵因此而死伤惨重,更有德格类等贝子贝勒丧命于重型火枪之下,这不能不引起后金方面的警惕和注意。

但让以骑射著称的女真人改用火器,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等人,都认为是不可能,且是错误的。

这样的话,能用火器的依然还是汉兵。尽管努尔哈赤的疑心病已经无可救药,可也得承认这个事实,不得不捏着鼻子谨慎地使用汉兵。

而在与明军的激烈作战中,从战场上得到伤亡明军遗落的火枪,也不是难事。这也为仿制创造了第一个条件。

但建议仿制明军火枪,使汉兵增加防守能力,皇太极等人显然想得太简单了。

如果只是仿造少量火枪,就是燧发式,也是能成功的。但废品率肯定会很高,光弹性钢片就不知道要试过多少钢铁锻打,才能造出几片合格的。

而要大量生产制造,依后金的资源、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则是不可能的。光是合格的批量钢材,他们就不具备制造能力。

要用传统的卷铁皮、钻枪膛的工艺,承压不够,使用时极易炸膛。毕竟明军现在使用的火枪,在装药量上要超过鸟铳,重火枪更是达到了三十多克。

如果朱由校知道建虏竟然要仿制火器,恐怕要笑出声了。

论资源、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甚至于比人力,使用火器和明军抗衡,只能用“找死”来形容。

农耕国家对游牧、渔猎民族的优势就在于此,只要运用得好,就能具有碾压的力量。

而文明或科技领先,当然也不是胜利的保障,还需要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宋明的灭亡,就是明证。

所以,就算后金掌握了与明朝同等的生产科技,也无法击败没有内患的大明帝国。

更何况,现在大明帝国的皇帝,还是一位穿越者,具有别人难以企及的战略眼光,以及对敌人深入骨髓的洞察力。

说白了,不管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被朱由校看得透透的。他们将有的举动,甚至是心理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算计。

就象现在努尔哈赤对于汉官汉将的猜疑和清洗,朱由校的推波助澜使其更加严重。为何尽全力保证刘兴祚反正的成功,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以及后金的高层,肯定是想不到这些的。如果说他们是走一步看一步,朱由校则是走一步看三步,步步领先。

皇太极并不知道自己的建议会让大明皇帝偷笑且鄙夷,得到父汗的允许,便告退而出。

出来之后,皇太极的脸色变得郁郁,步履也变得沉重。

被夺了旗主之位,意味着在父汗心中的失宠。但这还不算完,镇江的纳拉忠明还在不断地给他添堵。

时不时就有被明军俘虏的女真人被放回来,给皇太极捎来纳拉忠明的书信。

不是攀亲戚,就是劝说皇太极弃暗投明,他愿以建州卫指挥使的职位相让,并保证明廷会既往不咎。

这明摆着是挑拔离间,皇太极现在连信都不看,不敢看哪!连送信的人都让他杀了好几个,书信则直接撕碎烧毁。

但这依然不能让皇太极释然,他相信父汗也肯定能获悉消息,并对他的疑心会越来越重。

为什么就给你一人送书信?父汗的猜疑难道没有道理?你毁信杀人又害怕的是什么?

有口无处辩,且是越辩越黑。把送信人交给父汗处置,皇太极有想过,但觉得也不是好办法。

皇太极重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