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时,曾派大批太监到各处督开金矿。派到山东来的太监是陈增,招远开采金矿也一时极盛。
全国黄金岁课最高的为永乐二十一年,总收入五千余两,却仅相当于元代最高收入量的六分之一。
到了万历年间,派出太监征收矿税。从此,矿监横行天下,不市而征税,无矿而输银,成为虐民暴政,祸及各地。
但这并不意味着开采矿产、征收矿税是不对的,只不过方式方法出现了问题。而万历用宦官充当矿监,和文官的掣肘也是分不开的。
文官不主张收税,打着“不与民争利”的幌子。但实际上,朝廷既没得到,百姓亦不富裕,都流进了权贵官僚的口袋。
此番,朱由校再派宦官督采,跟万历时又不一样。阻挠收商税、矿税的官员已经被清洗整肃,虽不能说是全胜,却已经少了很多阻力。
另外则是采矿的章程,细划为官置场监官办和“由民承买”民办,实际上是由大包头向政府承买下来,称主者,再分户包采;还有一种,则是对淘金户设监收税。
象招远玲珑金矿、遂昌金矿、滇中银矿等,采取的是官办。因为这是中国有名的富矿区,后世还在开采呢,就该由国家垄断。
由民承买的则多是新开的矿山,不知储量富贫,赚了是你的能耐,赔了是你倒霉。
至于零散的淘金户,则交由地方政府管理收税,税额为十抽四。
当然,没有最完美的制度,也不可能有,只是尽量完善,并且适时调整而已。
后世谁谁富有,都用“你家有矿”来形容。皇帝富有四海,整个天下都是他的,采矿这个增收手段,怎么能弃而不用?
尽管如此,朱由校对于派出的宦官也是相当慎重,多方考察后才最终选定的。
方正化、李凤翔、褚宪章等,虽不是完人,但比起那些道貌岸然的文官,还是强得不少。
况且,用人可能看岔了眼,可监督却能亡羊补牢。这些督采矿监,不仅权力大为降低,督察院和地方官府也可劾其不法残苛。
方正化双手接过文件,跪在地上展开读阅。这是皇爷的告诫,也交代了他工作的要点。还给他分派了工部的人员,在采矿技术上进行指导。
“奴婢此行定当尽心竭力,以报主恩。”方正化叩首下去。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有何难事,若不能决断,可奏与朕知。嗯,若无他奏,你可退下!”
“万岁保重龙体,奴婢这便去了。”方正化叩头拜别,躬身退出殿外。
不管朕如何精心挑选,总会有人骂朕,就象对万历爷爷派矿监一样。宦官、阉人,重用他们的皇帝都是昏君。
可现在,朱由校已经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昏君也罢,明君也好,一闭眼,谁还在乎?
关键是自己想着长命百岁,七八十也能接受。可这天下不太平,怎么能安生地活那么久呢?
责任感也是有的,不忍见明末那般地狱似的场景,更不想建奴窃据中原。
可归根到底,朱由校觉得自己这皇帝当得稳,老百姓也能免于战乱之苦,小冰河期也不至于让中华陆沉。
其实,这个思路也没错。如果说朱由校作为穿越者,都做不好皇帝,活得不长远,那换了谁来,也不会比他更厉害。
就说招远的金矿,政策得当,开采起来没个不赚钱。可产量既低,又不能巩固发展,除了文官集团的掣肘,就是大明的腐朽最为关键。
朱由校一直在兴利除弊,一直在清洗整肃,为的就是这个目的。而且,这将是个长期并持之以恒的政策。
几百年的封建王朝,腐朽是必然的。要么革命,推倒重来,也就是改朝换代;要么改革,拔乱反正,重新振作,也可称之为“中兴”。
朱由校是皇帝,自然毫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