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和妃子们,走出了皇宫,走出了大明。
为的就是给他一个手边没有任何掣肘,可以尽情的展示自己能力的地方。
朱慈烺看着面前从扶桑,自己的二弟手中,发出来的最后一封电报。
上面的消息很简单,就是想要让德川兴子的儿子,来接手他的封地,尽管那个小孩子,现如今只有十一岁。
目前还在上中学。
可也是自己所知的唯一一个,还没有封地的弟弟。
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妹妹们,也都有自己的封地,只有这样一个弟弟没有,而父亲也没有对这位自己的弟弟,有着怎样的安排。
似乎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子女,很快就被遗忘在了角落里。
朱慈烺不清楚自己父亲的想法,可现在纠结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这件事情。
“皇上,有其他诸侯国的皇子们来电。”
一名小太监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低眉顺眼的说道。
“放在桌子上。”
朱慈烺喜怒不形于色,在这一点上,他要比自己的父亲强上不知道多少倍。
从小耳濡目染养成的习惯,可不是崇祯曾经两眼一抹黑,毫无城府的接任皇位的样子。
不同的教育,确实能够教出不同的人才。
朱慈烺见到贴身太监,走了出去,关上了门之后,才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他就知道,这种事情很快就会发生。
当年扶桑的封地,给了自己的二弟,是因为母后对父皇的央求才得来的,就是因为自己的二弟,身子骨弱,所以自己的目前,才想要多给出一点补偿。
可正是这一点补偿,却然给自己的二弟,走的更早了一点。
毕竟治理一个国家,即便手有能臣辅助,也一样是很累的,不是身体上,而是精神上。
“自己的这些弟妹们,看来都坐不住了。”
朱慈烺喃喃自语道。
每单刚遇到这样需要抉择的问题,他都会想自己的父皇到底会如何去处理。
是要顺从一下自己二弟的遗言,还是交往好自己这些还在的弟妹们?
两者之间的选择,看起来只是置换一下封地,可引起的后果,真的是不同的。
“父皇的想法,不需要考虑在内。”
很快朱慈烺就刨除了崇祯的想法,能够从崇祯出走大明这一件事,他就能够看不,自己的父皇是真的不贪恋皇位。
当年能够坐上这个位置,多少也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若不然,他觉得自己的父皇,应该会做好一个信王。
然后成为一个最出名的商人。
当然,最后的结局,应该还是会坐在这个位置上。
商人的利郎,他现在已经看到了,只要父皇想要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就不可避免的和皇权碰撞,还要和满朝文武斗法。
可以想见,那时的朝廷争斗会有多么的激烈。
不是每一个皇帝,都会有父皇这么宽容。
想到这里朱慈烺就会发现,似乎这个大明的皇帝,还真就一定会使自己父皇的。
因为他觉得,父皇要想活着,就一定会拿到整个大明的最高权力。
想到这里,朱慈烺心中就有了决定。
若是能够随意的置换封地的话,那么自己的这些弟妹们,肯定会再次把大明弄的乌烟瘴气。
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一个稳定的,有规律可循的大明,才是能够传承下去的大明。
若是兄弟姐妹们都争吵了起来,必定会再次让大明回到曾经的那种烂泥沼之中去。
“盛世的繁华,需要的时间,需要的也是稳定。”
朱慈烺很快就不再纠结。
他打算遵从自己二弟的遗言,虽然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