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攻打南越,理由就是南越的野猪跑过来吃了大明的几口草,这件事就这么胡闹似的刊登在报刊上,难道就没有一点问题?”
孙承宗换了一个话题。
聊得就是最近传的沸沸扬扬分的野猪越界事件。
而张国维来此,就是为了修路搭桥,解决远征军后顾之忧的。
“有什么问题?我觉得没什么啊。”
张国维一怔。
放下了手中的图纸,仔细的想了想,随口回答道。
大明现在强大了,想打谁就打谁,这有什么好纠结的,现在好歹还找了一个借口。
他估计以后,怕是连借口都不会有了。
当然,前提就是这一次的远征,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自古有不伐仁义之师,现在这样真的好吗?”
张国维吃惊的看着孙承宗。
就是想要看看,这人的脑子里到底是装的什么。
在辽东那么多年,又看着大明打了这么多年仗,居然还有这样的想法。
忽然,他仿佛行到了什么。
不是孙承宗想不明白,而是这一场战事,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没利益的事情,自然是站在道德的最顶端,胡说八道最省力。
“这一点,你可以去问问那些建奴们,问问他们为什么当年吃着大明的皇粮,最后还要走上和大明争天下的路子,是饭吃的太饱了,还是这些仁义的只想让人做奴才。”
张国维起身,回答了一句,立刻就走。
他是一刻都不想待下去。
这么多年,哪怕是看,也总该扭转一些不该有的想法了。
可有的人,就是想要装糊涂。
能够保住自己一家人的安危都已经要烧高香了,还想要点别的,真以为现在的满朝文武都是以前的酒囊饭袋。
好骗不成?
就是他这样的憨憨,现在都脑子灵光了。
没听外面的百姓们,都议论的是,自己该向辽东移民,还是去南越住几年。
尽管现在,大明的人口翻番的往上涨,可撒出去之后,中原的许多土地也都闲置了下来。
人口的增长,到底不是养鸡养鸭那么的快。
就是朝廷给出的政策再优惠,最少也要十五年时间啊。
现在是崇祯十六年。
培养出来的官吏,也是多不胜数,参军的少年郎,也都带着家人的殷切期盼。
就这,根本原因,都是大明扩张带来的红利。
出门走了几步,就看到了迎面而来的陆鸿轩,对于这个小年轻,张国维还是很喜欢的。
话不多,做事却很踏实认真。
若不是一开始因为湖广受灾,临危受命,派了过来稳固治安,怕是‘州号将军’也有人家的一个。
“陆将军匆忙而来是有事?”
张国维脚步一停,问道。
“正要找张部长的,南海将军郑芝虎,带着一支船队来到了廉州府,想要帮助扬州将军一把,需要在廉州府建立一个港口,作为最近的补给点来使用。”
“好事情,我这就找人去办。”
**
唐贞观八年,改岭南道越州为廉州。东北有大廉山,州以是名。此为廉州得名之始。
洪武元年,改元廉州路为廉州府。
洪武七年,十一月,降廉州府为州。
洪武九年,四月,将廉州划归雷州府管辖。
洪武十四年,五月,再次升为廉州府。
一直延续至今,辖一州二县,即钦州、合浦县、灵山县,相当于今北海、钦州和原属灵山县的新江,那楼,百济,那陈、防城港。
一只船队,就停歇在钦州的淡水湾。
郑芝虎意气风发的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