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往事忆孙刘(二)(3 / 4)

崇祯大明 春秋各半 4731 字 2022-08-01

人想的明白。

或许以后会有聪明人,总结经验,然后编撰出来一本《战争与财富》的书籍,从而堂而皇之的登上大雅之堂。

很快,在天黑之前,孙传庭就带着自己的亲兵,匆忙的来到了这个官府大堂,几人一直等到了第二天早上,才讨论出了结果。

那时崇祯已经睡了一觉。

只是心中还在记挂着如何给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一个狠狠的教训,往日赖床的习惯,今日也就没了。

“皇上,请过目,这就是我们推演的结果。”

孙传庭来的时候,也带来了自己的参谋,人多在这种时候,真的是好办事。

在崇祯的点头之下,很快就把整个行军的过程,给推演的一番。

看过之后,见没有什么问题,崇祯就签署了军令。

一封送往军部留档,一封就分了三分附件,落在了三位将军的手中作为保存。

至于行军路线,如何作战,不过是一种大概的规划,到了目的地,还得因地制宜。

陆军先行。

此刻刘世勋的水军,还没有回到秦淮河上。

时间不久,后勤方面的补给方案,也都做了出来。

崇祯瞧着自己的文臣武将,越来越多,已经不需要他亲自彻夜不眠的盯着了,心中就是一阵欣慰。

总算是锻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底。

军队的出行,让整个南京城的百姓们,都是默默的目送着远行。

早就说过了百姓们都很实在。

他们可以不动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事。

可他们心中明白,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进来南京城之后,他们的生活变好了。

而知道这一点,也就足够了。

如今要说南京城的百姓们,对

那一个官府部门最后信心,那一定就是军队,接下来就是断狱和工程队。

前者保证了他们的安全。

断狱则给了他们公正,而工程队就是给了他们有勇气活下去的机会。

三者缺一不可。

沉默的送行,让站在城外目送着军队远去的崇祯,也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他们看不着,摸不到,却又真实的存在。

心中明白,这一次之后,南京城周围的建设进度又要加快了。

不是崇祯有了一种合理的安排,而是这些百姓们沉默的会用他们的行动,来建设他们以后将要世代居住的地方。

信心,从来都是提升凝聚力的最好办法。

“走吧,回去就等着刘世勋了。”

陆军已经出发,接下来就是水军。

从沿海前行,速度总是会比陆军行进的速度要快上许多的。

**

刘世勋很着急。

若是可以的话,他绝对不会亲自前去接手新的战船。

一直以来,他都想要的战功,居然就在自己走后出现了,若不是大明现在只有一支水军将军的话。

这次绝对不会轮得到他。

机会来临,自己把握不住,一定会后悔终生的。

可船速只能这么快,还得时刻注意着海里的暗礁和暗流,就是心中再急切,都得按照严格的要求来。

若是因为自己的大意,反而耽搁了更长的时间。

他怕是会把自己给气出内伤不可。

三日的内心煎熬。

就仿佛过了三年,三十年那么久一样。

船只已经在秦淮河上了,远处的南京城也遥遥在望。

应天府的之中。

讨论还在继续,只是这一次就很细致了,满满的细节,只有做的越是精确,那么就越是能够加快物资的运输。

不过相对应的就是,很考验官吏们的水平。

很快,在讨论告一段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