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十六(4 / 4)

崇祯大明 春秋各半 4542 字 2022-08-01

都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

崇祯可是知道,这一个部门以后会发展成怎样的一个庞然大物。

张鹤鸣其实在说出推荐人的时候。

都已经在想着皇上不同意的时候还怎么办。

毕竟,崇祯一直以来,在许多的官员使用上面,都是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可不会认为,自己推荐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臣,惶恐。”

“不用这么说,朕也是看过他几篇文章的,言之有物,鞭辟入里,这都是很好的写作方法。”

张鹤鸣低头听着。

言之有物--倒是真的。

鞭辟入里--也是真的。

最正确的就是,在水文方面,王与胤确实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时候他都不得不服气,在写文章方面,自己还真就不如王与胤,他别是说大白话的时候。

现在看来,皇上看中的也是这一点。

至于,因此是不是会用更多的纸张,很显然皇上一点都不在乎。

另一边。

王与胤已经开始写下一篇,已经水好的文章了。

整整一大半的版面上面,都是他说的话。

最上面的开头就是“齐桓晋文之事”。

不过不再是那种艰涩难懂的,没有断句,也没有标点符号的文言文句式。

而是最新的白话文,其中的标点符号,都是用的很多。

说是自己的文章,不如说是翻译了一下古文。

整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

也正是借着这一片文章,来说一说整个大明,皇上施展仁政的方法。

“哎···这一篇文章出来,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开骂,说我糟蹋古文。”

王与胤叹息一声,随即就收好了纸张,送往了印刷厂。

他是想好了,骂就骂吧。

只要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千百年后,自有人给他盖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