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牛这种畜力,更是能够解决很大一部分土地耕作,缺少劳力的问题。
要是能够及时分发道各个县城的话。
今年秋收之后的农耕任务,就能够很快的完成了。
俘虏的敌人,也足够充斥进去大明的各个矿山,从而能够然更多的大明百姓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脱离出来。
至于脱离出来的这一部分人要干什么,他不是很清楚。
养活这些俘虏需要的粮食从哪里来,他也不知道,总归是朝廷能够稳定的接受,就说明是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马车的车窗并没有关着。
史可法瞧着一路上的风景,这条路是他和陈新甲带着人修建的,此地的山道很多,为了修建在和条路,他可是没有少费脑子。
从左侧的树木掩映缝隙当中,能够看到对面赶去辽东的人很多。
沿途回来的路上,也有不少人牵着牛马,带着许多便宜的战利品往回走。
“商人们的嗅觉,就是快。”
史可法摇了摇头,大明接到捷报的时候,商人们也只慢了一步。
“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商人出没,他们要是消息不灵通的话,是很难赚到钱的。”
走在前面的一匹快马上,忽然接话道。
“道理是这个道理,也算减轻了朝廷的一些负担。”
史可法心中经过了一连窜的计算,最后得出,要是朝廷运送这些战利品的话,需要的马车和人力物力是很多的。
可要是民间的小商人们前去收购的话。
让出来一点利益,就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而且此时,大明的朝廷还在为了湖广费神,根本就没有多少运输力量去解决辽边上的战利品。
俘虏和战马还好说。
那些牛羊就很难处理了,边军的人数撒出去之后,其实并不多,看首俘虏和战马就已经够呛了。
还要伺候牛羊,真的管不过来。
专业不对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给朝廷减负担?从何说起?”
马背上的人,转够头来却很年轻,一身的军服,领口上的军衔,已经是尉长了。
身上没有佩剑,只配了一把枪,说明不是领兵尉长。
一些念头在史可法的心中流淌而过。
“我叫刘文秀,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刘文秀转头之际,就看到了马车内的人,差不多和他一个年纪,身上也穿着军服,只是领口处没有军衔。
这样的穿着,只有那些转业的士兵和将官们才会穿。
看道马车车厢上的标识,正是辽东的大凌河堡的标志。
每一个将军,朝廷都会给出一个番号,制作一个标志性的东西,作为军队凝聚力的体现。
“你是从辽东来的?受伤转业了?”
还没等到史可法会带第一个问题,刘文秀就问出来了第二个问题。
“没有转业,我不是军队的人,呃,只是暂时借调了一段时间,为了方便给了这一身军服,再后来为了给我一个留念,李过将军就没有收回去。”
史可法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身份。
在大凌河堡的那一段时间,是他最充实的一段时间,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务。
只可惜,在他发现当兵的乐趣之时,已经晚了。
要是早一两个月的话,他现在已经是一名军人了,就算是在后勤处算账,他觉得也是快乐的。
就是训练的强度,让他有点吃不消。
身体弱一直是困扰着他的重要原因。
“对了,我叫史可法。”
刘文秀尴尬一笑。
“我还以为你从战场上受伤,被迫转业了呢,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史可法不知道是该回答他第一